具體來說,這些人具有以下一些特征:即使是在最艱難的時刻都能鼓勵自己;並且會盡量將自己的積極情緒感染周圍的同伴;永遠積極樂觀、從不抱怨;總是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他總能讓希望之火重新點燃;從不自我設限,因而能激發自身無限的潛能;整天都生活在正麵情緒當中,時刻都在享受人生的樂趣。
而消極思維者對事物永遠都會找到消極的解釋,並且總能為自己找到抱怨的借口,最終得到了消極的結果。接下來,消極的結果又會逆向強化他消極的情緒,從而又使他成為更加消極的思維者。
消極思維者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總是在關鍵時刻懷疑自己,散布疑雲;會盡量將自己的消極情緒傳染給他人;永遠悲觀失望,抱怨他人與環境;因為自己行為消極,最終會讓僅有的希望徹底泯滅;常常自我設限,讓自己本身無限的潛能無法發揮;整天生活在負麵情緒當中,使人不能享受人生固有的樂趣。
5.命運在自己的手中,而不在別人的嘴裏
一件小事對易發久影響很大。有一天在拜訪一位頗有成就的朋友時,兩人聊起了命運。易發久問這位朋友:"你說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命運?"對方說有。於是易發久又問他:"既然命中都注定了,那奮鬥還有什麼用呢?"
這位朋友聽後笑而不答,他抓起易發久的左手,說為他看看手相、算算命。他先對易發久講了手掌上有生命線、事業線之類算命的話,然後他突然讓易發久伸出手照他的樣子去做。
隻見他舉起左手,慢慢地並越來越緊地攥起了拳頭。易發久於是照著他的樣子去做,這時他的那位朋友突然問他:"那些命運線現在在哪裏?"易發久不假思索地答道:"在我的手中啊。"這位朋友馬上又追問了他一遍這個問題:"那些命運線現在在哪裏?"
這時易發久才恍然大悟,命運其實不就在自己的手中嗎?後來每當易發久遇到挫折時,他都會暗暗攥緊拳頭對自己說,命運就在自己的手中,而不在別人的嘴裏。
回想當時的感覺,易發久動情地說:"真的很奇怪,每當我把手攥起來的一刹那,我幾乎立刻能感覺到內心無限的信心與動力。"也正是這信心與動力一直支持著易發久從過去走到今天,幫助他度過了生命中的一次次低潮。
所以易發久指出,一切的決定、思考、感受、行動都受控於某種力量,這種力量就是我們的信念。有什麼樣的信念,就決定你有什麼樣的力量。
6.態度決定你的人生成敗
決定成功者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到底是什麼呢?不同的人可能會給出不同的答案。針對這個問題,易發久和他的同事們在經過上萬人次的調查並進行分析和歸納後,發現了其中的一些規律:
在人們選擇的因素中有一大類因素與被人們定義為"態度"的自我取向有直接的關係,它包括積極、主動、努力、果斷、毅力、奉獻、樂觀、信心、雄心、恒心、決心、愛心、責任心--這類因素大概占了80%左右。
既然決定成功的要素中80%都來源於態度,所以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成功是因為態度。
同樣的,很多人麵對失敗的時候都會強調是客觀原因造成的,當然客觀環境是很重要,但它隻可能決定一個人暫時的成敗,而不能決定一個人一輩子的成敗。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被客觀因素束縛住,沒有辦法突破,那就表明一定不是客觀上的東西在束縛他,而是因為他願意受製於環境。
易發久指出,人對環境有四種基本反應:第一是離開環境;第二是改變環境;第三是適應環境;第四是抱怨環境。前三種反應我們都有可能從中找到新的生機,隻是千萬千萬不要選擇第四種反應,因為抱怨的結果隻會使人精神頹廢。這種人往往把失敗的原因歸咎於他人與環境,為失敗找借口,而不是改變自己的態度。
所以易發久強調:你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有什麼樣的結果。你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決定你有什麼樣的人生。成功是因為態度,失敗也是因為態度。
7.有10種積極的心態決定你能否成功
易發久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日本水泥大王淺野一郎年輕時隻身一人來到東京謀生,當時他身無分文,但當他看到東京的街頭有人在賣水時,心中一陣竊喜:東京這地方連水都能賣錢,看來我淺野一郎在這兒的生存是不成問題了。
也許換了別人,看到東京連水都賣錢,更會感到這裏不是個適於生存的地方。而這兩種答案的區別僅僅在於對待一件事情的態度截然不同。所以易發久指出,態度分積極和消極兩種,決定成功有10種積極的心態,它們是:決心、企圖心、主動、熱情、愛心、學習、自信、自律、頑強和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