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藥物保健小常識(2 / 3)

咀嚼服藥法

治胃潰瘍、胃酸過多的藥物,如胃舒平、氫氧化鋁片以及普通阿斯匹林片都要嚼碎後咽下,才能充分發揮藥物作用。

冷開水健身法

冷開水裏的空氣比一般自然水少1/2,內聚力增大,分子之間更加緊密,表麵張力加強,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經常飲用25~30℃的新鮮冷開水,尤其是早晨起床後立即飲服,能很快被胃腸吸收而進入血液循環,達到稀釋血液,清洗內髒器官的目的,並能增強肝髒的解毒能力和腎髒的排泄能力,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功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還有助於預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膚病。但冷開水在空氣中暴露4小時以後,氣體會再度溶入,空氣中的細菌雜質還會造成二次汙染,奇妙的生物活性就會喪失70%以上。

羚羊角真假鑒別法

真品羚羊角具有以下特征:

①對光透視可見一條灰黑線直通角尖,俗稱“通天眼”。

②表麵有環狀輪脊,以平握之舒適自然。

③中下部有骨塞,取出骨塞可見骨塞表麵有凸起角與角內麵的凹陷正好吻合。無以上特征者均為假羚羊角。另外,用水浸泡變軟者為明角偽製品;發粘者為魚膘偽製品。

鹿茸質量鑒定法

鹿茸為雄性梅花鹿、馬鹿的尚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

①梅花鹿茸以粗大、挺圓、毛細、質嫩、頂端豐滿、皮色紅棕、光亮油潤、下部不起筋者為上品。(1)鋸茸:呈圓柱形。具一個側枝者稱“二杠茸”,主角稱“大挺”,長約10~18厘米,鋸口徑約3厘米,潔白,有細蜂窩狀,外圈無骨質。茸毛密布、紅黃色,上端密、下端稀,分岔間有條灰色筋脈,皮茸緊貼。氣微腥,味微鹹。具兩個側枝者,稱“三岔”,其大挺長24~30厘米,直徑較細,多不圓,略呈彎弓形,微向後偏,先端尖,下部多縱棱筋,體重,毛精,鋸口外圍多見骨化,無腥味。(2)砍茸:與鋸茸類同,分二杠、三岔等規格。腦骨前端平齊,後為一對弧形骨,稱“虎牙”。其色白無殘肉,外附腦皮,上生細茸毛。

②馬鹿茸以體輕、飽滿、斷麵窩致密、下部不起筋,少骨質為佳品。亦分鋸茸、砍茸,形似花茸,體形粗大,分枝多。一個側枝稱“單門”;兩個側枝稱“蓮花”;3個稱“三岔”;4個稱“四岔”。商品以蓮花、三岔為多。茸長20~30厘米,外表灰黑或灰黃色,毛稀且粗,鋸口外圈有骨質,分岔多, 質越老、 體越重, 氣微腥、 味微鹹。

牛鞭膏自製法

用清水將幹牛鞭泡開,用尖刀或剪刀剖開,除去裏麵的尿道管衣膜,整條放入鍋內燒開,取出切成薄片,放入高壓鍋加料酒、蔥薑和水,燒至酥爛,改用文火燜成糊狀。加去核切碎的紅棗、胡桃仁、黑芝麻、桂圓肉、冰糖等,文火燒沸,冷卻即成牛鞭膏。每次1至2湯匙,放入小碗,隔水蒸透,早晚各服1次。

牛黃真假鑒別法

①口嚐:(1)天然牛黃入口清涼,味先苦而後微甜,嚼之易碎,不粘牙,可慢慢溶化。(2)人工牛黃,氣微清香而略腥,味微苦,入口後無清涼感。(3)偽品無清香氣,味苦,入口後即化成粘糊狀或有渣粒感覺。

②塗甲:天然牛黃和人工牛黃用清水調勻,塗在指甲上,指甲染上後不易擦去;偽品則不能。

③水溶:將少許樣品放在玻璃器皿中,加水煮沸後天然牛黃與人工牛黃能完全溶化,水呈棕黃色,不混濁,無沉澱物及漂浮物;偽品則溶化不完全,有沉澱物或漂浮物。

人參進補法

①泡茶法:將人參末加白糖放在保溫杯中飲服,收效最佳。

②研粉法:將參研成粉末,每次2~3克溫開水吞服或裝進膠丸內服用。

③蒸汁法:將6~9克參片放在小碗或杯內,隔水蒸汁,分數次服完為宜。

④嚼片法:將切成薄片的人參,放在口中含服,每日4~5片即可。

⑤衝奶法:將參粉拌入牛奶,同飲。

⑥燉雞法:將參放在雞腹中,不放油鹽調料,清燉,吃肉、喝湯。

⑦浸酒法:將10~20克參放入500克白酒中浸泡,兩周後可服用。

⑧參棗法:將人參、大棗輔以當歸、甘草、枸杞等同蒸,常服人參棗汁,對肺病、胃病、肝病、神經衰弱症有療效。體質虛弱、食欲減退、精神萎靡者尤為適宜。

⑨參蛤粉:將參、蛤蚧研成細粉,每日兩次服用,專治肺腎虛虧、哮喘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