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國家,都會盡力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盡力避免被其他國家損害,當自己國家的利益被其他國家作出損害並且難以忍受時,就會憤而反抗,這種反抗有可能成為兩個國家甚至是多個國家之間的戰爭。
每一個國家,如果遵守一定的道德底線,都是不應該隨便去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的,甚至於不應該有意作出挑釁行為。
我們如何去解釋“道德”這一個詞,又什麼為之“道德底線”呢?
其實很簡單,不損害他人的利益,就是有“道德”;不損害他人的利益,並且堅持一定的界限,這個界限就是“道德底線”。
而一個國家,在處理自己國家的事務時,和處理與其他國家有關的事務時,一定要盡量堅持這樣的原則,盡量不要作出損害其他國家利益的事,如無可能,也要盡量減輕這種情況的出現。
當一個國家,挑釁其他國家,而引致戰爭,這種行為大多數是雙輸的行為。戰爭,大部分的戰爭,都沒有真正意義的能切切實實帶給自己國家大利益的贏者,除了一個國家的統一戰爭,能為整個國家帶來長時間的和平,因而具有一定的意義外,可以說,戰爭很少有贏者。就算是戰勝國,除了由戰敗國得到一定的金錢賠償,實際上,這個國家也會傷痕累累,不但經濟在戰爭時停滯不前,也為這個國家帶來了極多的傷亡軍人,甚至於傷亡平民。而戰敗國則更慘,經濟在戰爭時也是停滯不前,甚至於倒退很多,並且比戰勝國帶來了更多的傷亡軍人和傷亡平民,還有很多時候要對戰勝國作出巨額賠償,人民的生活也因此變得更為艱難。
人都是好勝的,這是人的天性之一,但是,領導者過度的好勝,和一個國家民族過度的好勝,以致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挑起戰爭,那麼這種好勝便未必是一件好事。德國元首希特勒、意大利的首相墨索裏尼、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他們自己也因戰敗而由本來可以名垂青史到臭名遠揚,後來者當以此為鑒,真的不可不慎。
戰爭的殘酷不是每個人都能深切的感受到,但那些半生不死的未亡人士,可能感受最為深刻,他們的生活將會因為受傷而困難不已。那些在戰爭中失去兒子、父親、丈夫、妻子的人,心中的悲痛,難以言喻。
戰爭的殘酷,每一個愛好和平的人士,都應該細心的想像一下和體會一下。
希望每一個愛好和平的人,能好好的珍惜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