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低碳示範區還將結合實際發展一些其他服務業,如休閑旅遊業。在規劃區內西側結合湖麵水體,建設兩處濕地生態旅遊區,突出生態旅遊,同時作為規劃區內重要的森林碳彙區;在先導區北部建設一處生態農業旅遊區,包括漁業觀光等;重點在先導區內建設低碳產品應用示範體驗區,打造具有新鮮、奇特、空曠、野趣的景觀效果,推出步行、舢板和太陽能遊艇等獨特低碳休閑旅遊項目;在先導區內高起點規劃建設健身、休閑、度假等配套設施,構築內涵豐富、網絡配套、服務完善的生態旅遊體係。
(3)生活區——低碳生活睦鄰體驗區
生活片區分為低碳生活睦鄰體驗區和配套低碳居住區兩類。
低碳生活睦鄰體驗區麵積約2平方千米,將融入智能樓宇技術,采用智能調控技術、太陽能光伏光熱技術、地源熱泵與水源熱泵技術、自然通風等先進低碳建築技術以及新型牆體材料,營造高檔次的低碳居住區。先導區內也建設一定麵積的低碳生活睦鄰體驗區。
配套低碳居住區共有三處,麵積分別為:1.2平方千米、1.8平方千米和1平方千米。
3.景觀係統規劃
為合理利用西太湖的自然景觀,並提高整個示範區的清新風貌,示範區的空間結構係統又增加了“一片、四帶、多斑塊”的景觀係統規劃。
“一片”,即濱湖生態景觀片區。環湖路以西區域,將建設約2.5平方千米濱湖生態景觀片區,為示範區創造良好生態環境與碳彙容量。“四帶”,即“兩橫兩縱”生態景觀帶:南部居住區生態景觀帶;沿江高速生態景觀帶;淹城河生態景觀帶;常宜河生態景觀帶。“多斑塊”,即公園、防護區和生態農業區。
示範區將通過大麵積森林增加碳彙,實覘“零碳”目標,促進居民與自然的和諧共處。示範區將依托森林,設置森林療養等項目,提升遊客對森林的體驗;成立森林幼兒園,讓孩子們在大自然中玩耍。
六、未來之城
汲取天地的靈氣,人類在低碳的畫卷上描繪出了一幅幅優美的圖畫。
(1)信息生物建築——“蜻蜓”式生態農場塔
自從有人提出可在城市裏建設可種地的摩天大樓以來,不少建築師相繼提出了多種富有創意的生態大樓。比利時建築設計師文森特?卡爾伯特設計了一種形狀劃蜻蜓翅膀的建築,就是其中一座亮麗的生態大樓。
蜻蜓大樓預計建在紐約羅斯福島南部的邊緣地區,高600米,好像兩片蜻蜓薄翼,極富視覺衝擊力。蜻蜓大樓頂部有兩根長長的防雷天線,就像是蝴蝶等昆蟲的兩根觸角。蜻蜓大樓不僅有足夠的空間用於居住和辦公,而且能夠為城市發展農業提供足夠的空間飼養牲畜、家禽,種植28種不同的植物。大樓內甚至牆壁和天花板都可以被當做菜園種植蔬菜,能很好地滿足城市居民在自家種植綠色農作物的願望。
蜻蜓大樓有兩個主塔,通過兩隻由鋼鐵和玻璃製成的翅膀連接起來。這些巨大的翅膀就是圍繞主塔的溫室。在冬天,溫室玻璃關閉,充分吸收太陽能,為其中的植物和牲畜保溫,也可為居所提供熱能;在夏天,翅膀上的一些玻璃窗打開,巧妙地利用自然通風、植物水汽和雨露來保持室內的涼爽。蜻蜓大樓內的露天花園內有許多蓄水池,可以蓄積大量的雨水,既可以作為觀賞用的水塘,也可以為大樓內的植物在幹旱之時提供灌溉用水。大樓的有機垃圾處理係統可將雨水與居民生活產生的有機垃圾和人畜的排泄物混合,並進行有機發酵處理,作為建築內植物的肥料。
(2)永動的海洋之城——諾亞生態方舟
據預測,由於氣候變暖造成冰山融化等因素,全球海洋洋麵將會在21世紀上升20厘米到90厘米。地球很可能在100年甚至幾十年後就變成一片汪洋,到那時,本來生活在陸地上的人類將失去棲身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