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紮比處於沙漠地帶,這裏不但蘊藏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太陽能和風能也極為豐富。相對於日漸枯竭的油氣儲量來說,太陽能和風能可以說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此阿布紮比開展了一項開發與推廣可再生能源及可持續設計創新技術的多方位投資計劃,被譽為Masdar InitiatiVe,馬斯達爾城就是該計劃的一部分。馬斯達爾城總投資220億美元,計劃打造一處可容納五萬人的未來城市,在2016年前開發完成。建成後,這座城市將完全依賴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城裏沒有汽車,綠樹成蔭,整座城市將實現零廢物、零碳排放,屆時將成為全球首個無碳、無廢物、無汽車的城市。在新城建設並投入使用後,可以在能耗方麵較傳統城市減少75%的電力、60%的水力和98%的垃圾處理空間。
馬斯達爾城的規劃與傳統的城市規劃完全不同,由於是零汙染城市,所以在那裏,工業區和文化區無需分開。在城市的中心地區是大學、金融中心和休閑娛樂場所等,而城市的周圍則被無數的公園以及綠化地帶包圍,如果從空中看下去,仿佛是有一條綠色的緞帶將整個城市環繞了起來。而這些繞城種植的棕櫚樹和紅樹,還將成為製造生物能源的原料。
1.靠風力太陽能發電
雖然阿布紮比是世界第五大石油出口國,但馬斯達爾城不會使用一滴石油,而主要依靠光電能、風能、太陽能,以及由有機廢物組成的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在“無碳城”中,太陽能無處不在,對太陽能的利用將是其“命脈”,如城中的一些“向日葵保護傘”既能遮陽,又是利用太陽能的工具之一;城外的風力和光電發電廠將充分利用波斯灣的海風和沙漠的陽光,保證小城的能源完全自給自足;在位於阿布紮比中心約32千米以外的周邊土地上還將建造一座風力和光電發電廠,豎立在大海與沙漠之間的眾多大型風車也將提供持續穩定的能源;周邊還將設置供研究用的田地,為城市的生物燃料廠供給農作物,這些田地還能夠減少廢物排放,田地的澆灌則采用水處理廠處理過的水。總之,在能量來源方麵,馬斯達爾城是絕對低碳,甚至零碳的。
除了在可再生資源上下工夫,整個新城的建築也體現了低碳理念。這些建築使用太陽能薄膜電池作為外牆和頂部材料,由於太陽能薄膜電池直接覆蓋在建築物上,不但減少了整個建築的太陽能裝置造價,又由於需求量大,大規模的生產也使太陽能薄膜本身的造價大幅降低。此外馬斯達爾城采用了額外的遮陽板,其設計理念延續阿拉伯城市城牆的傳統,隻不過馬斯達爾城牆體建造的石頭和泥漿將用光電板覆蓋,發電量達130兆瓦。
阿布紮比屬於沙漠氣候,每年夏季長達9~10個月,太陽直射的地表溫度在50攝氏度以上,降溫製冷尤為關鍵。新城中空調設備中的常規壓縮機被依靠太陽熱能的吸收冷卻器替代;建築物、街道、綠化地帶的朝向設計巧妙,日照資源得到了最合理的配置,並促進自然空氣的流通,達到減少製冷的能源消耗;城內狹窄的林蔭街道縱橫交錯,不過提供林蔭的主要不是樹木,而是由覆蓋在城區上空的一種特殊材料製成的濾網;城中將建設一種叫“風塔”的裝置,利用風能、空氣流動和水循環形成一個天然空調;城中密布的河道和噴泉也能發揮降溫增濕的作用;圍繞城區,還種植了大量的棕櫚樹和紅樹,目的就是為了減少陽光直射、增加陰涼。
2.新型節水工程
阿拉伯國家向來都是水比油貴,節水工程同樣是新城建設的重中之重。新城市的淡水主要來源於脫鹽後的海水和廢水循環利用。經過太陽能提供能量的脫鹽係統之後,成千上萬噸的淡水被送進千家萬戶。另一方麵,一些用過的廢水則被用於城市中的工業用水,清洗建築和街道並用於製冷。城市內的樹木和城外種植的農作物將使用經過處理的廢水灌溉,達到比一般城市節約用水50%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