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端莊夫人(1 / 2)

無論如何,李錦寒帶來這十兩銀子對於這個破敗的家來說,實在是來的太過及時了,這說明他們不僅可以將之前的債務都還清,而且還能留下許多的銀子來維持生活。說起來這些日子以來,柴米油鹽處處拮據,他們日子過得也確實太緊巴了些。不說別的,便是平常吃飯吃的都是粗米。

讓李芷秀和阿馨感到高興的還有李錦寒帶來的那兩匹上好的紅緞。阿馨撫摸著紅緞那光滑的如同嬰兒肌膚的表麵,眼睛裏的喜色簡直可以溢出水來。

“喜歡嗎?喜歡便叫阿姐給你做件衣服,你穿上這麼鮮豔的衣服必定更加漂亮……”李錦寒後麵的那個”漂亮“還沒有完全說出口來,阿馨卻是知道李錦寒要說什麼的,連忙阻止道:”作死啊……你別亂說話啊!“

不知為何,她心中最是怕聽到李錦寒說她漂亮。

李錦寒見阿馨著急,心中好笑,微笑道:“我不說便是了。”

李芷秀心中好奇,問道:“阿寒,你要說什麼的?“

李錦寒還沒有開口,阿馨便連聲道:”沒,沒什麼呢。“

李芷秀見他們擠眉弄眼的,忽然微笑道:“咱們都是一家人,你們能摒棄前嫌,和睦相處便好。”

阿馨道:“呸,這惡人我才不要和他和睦相處呢!”

這些日子來,蔡老先生和李錦寒所聊的內容更加寬廣,涉及到音律詩詞等方麵,蔡老先生驚訝的發現李錦寒竟然是個全能奇才!無論是吟詩還是作曲,均都讓他這個在參議大人身邊見慣了世麵的人震撼不已!盡管困惑,李錦寒的奇妙見解卻又像是一味會上癮的罌粟一般深深的吸引著他!他已經被李錦寒的才學徹底折服!

更為難得的是,他發現李錦寒這個年輕人雖然才學一流,卻從來是不驕不躁的性子,眼神中透著一股說不出的淡定從容。蔡老先生對李錦寒這懂事的後生是越看越順眼,更是在堂前放出話來,說是錦寒便像是他自家子侄一般親切,誰欺負了錦寒定然饒不了他!

這日,鄭建誌、李錦寒、阿平三人照常在錦繡軒內做帳,下午申時店裏來了個特殊客人,卻是鄭建誌的舅母莊夫人,她身後還帶了個丫鬟,顯然是來這錦繡軒內置辦布匹衣料的。

“舅母,您怎麼親自來了,有需要托我說一聲,我給你送去便是。”鄭建誌見著莊夫人,連忙起身道。

李錦寒向莊夫人望去,隻見她二十七、八的年紀,容貌秀麗絕倫,眉目間帶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端莊冷豔的味道。著了一件碧綠的翠煙衫,散花水霧綠草百褶裙,身披翠水薄煙紗。頭上盤了個其時已婚少婦常用的發髻。袖口上繡著綠色的牡丹,胸前是寬片淡藍色錦緞裹胸。其時民間所穿仍然依襲著晉朝的風格,百褶裙束腰處殺腰極緊,然而這一處愈將她的撩人身材纖絲畢現的勾勒出來。

“終歸還是自己選的喜歡些。”莊夫人淡淡的看了鄭建誌一眼。

她說得話本也不是那麼冷冰,卻給人一副據人於千裏之外的感覺。

莊夫人此來,自然由鄭建誌全程招待,最後買了兩匹蘇州府新來的錦緞。

莊夫人一走,鄭建誌忽然忍不住歎了一口氣,李錦寒相問之下,他這才將心思慢慢吐出。

“我舅父的諾大產業,那琴賦樓至今也沒有我插手的份……”鄭建誌以這樣的方式開始了講述。

經過鄭建誌的一番講述,李錦寒總算是知道了他的苦惱所在,卻原來是他舅父年過五旬,卻一直無後。這若是在尋常人家便還算了,偏偏他舅父在嶺永縣內有著一份諾大的家業,在縣內是有名有姓的大戶,故而這親戚間的事情便顯得有些微妙。

鄭建誌的困惑是他舅父便隻有他這麼一個後輩,卻從來沒有提及過讓他接手琴賦樓的事宜,不說暗示讓他繼承,便是插手產業的資格也沒有給。若是他舅父自己經營著產業,鄭建誌還未有這麼大的怨氣,關鍵是他舅父平日裏根本就不管事,隻是一股腦兒將諾大的琴賦樓都交由妻子莊夫人打理,這叫鄭建誌心中如何能沒有疙瘩!

“她乃是我舅父的續弦,年紀輕得很,比我大不了幾歲,看我舅父這意思,莫不是要打算將這諾大的基業拱手讓給這沒有血親關係的外人?”

鄭建誌盡管滿腹牢騷,卻也無可奈何,至少表麵上他還得對他舅母畢恭畢敬。

“不過……”鄭建誌話頭一轉,又接著道,“不過她也確實能力極強,這幾年接手琴賦樓以來,倒是打理的井井有條,勢頭上隱隱已經蓋過了東城的品琴閣……”鄭建誌又皺了皺眉頭,“聽人說最近品琴閣連出妙曲,勢頭甚猛,搶了不少客人……但以她的手腕,想必也能把生意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