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綠色未來,低碳又節能(1)(2 / 3)

可燃冰被西方學者稱為“21世紀能源”或“未來新能源”。迄今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陸地層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儲量已相當於全球傳統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等)儲量的兩倍以上,其中海底可燃冰的儲量夠人類使用1000年。現已發現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主要分布區是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灣、加勒比海、南美東部陸緣、非洲西部陸緣和美國東海岸外的布萊克海台等,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島海溝、衝繩海槽、日本海、四國海槽、日本南海海槽、蘇拉威西海和新西蘭北部海域等,東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亞濱外和秘魯海槽等,印度洋的阿曼海灣,南極的羅斯海和威德爾海,北極的巴倫支海和波弗特海,以及大陸內的黑海與裏海等。

天然氣水合物在給人類帶來新的能源前景的同時,對人類生存環境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天然氣水合物中的甲烷,其溫室效應為CO2的20倍。溫室效應造成的異常氣候和海麵上升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全球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中的甲烷總量約為地球大氣中甲烷總量的3000倍,若有不慎,讓海底天然氣水合物中的甲烷氣逃逸到大氣中去,將產生無法想象的後果。而且固結在海底沉積物中的水合物,一旦條件變化使甲烷氣從水合物中釋出,還會改變沉積物的物理性質,極大地降低海底沉積物的工程力學特性,使海底軟化,出現大規模的海底滑坡,毀壞海底工程設施,如:海底輸電或通訊電纜和海洋石油鑽井平台等。陸緣海邊的可燃冰開采起來十分困難,一旦出了井噴事故,就會造成海嘯、海底滑坡、海水毒化等災害。由此可見,可燃冰在作為未來新能源的同時,也是一種危險的能源。可燃冰的開發利用就像一柄雙刃劍,需要謹慎利用。

碳基能源時代已經接近尾聲,低碳能源時代正在步入我們的生活。但隻靠低碳能源還是不夠的,還需要節能減排的技術提升以及我們在生活當中做到人人節能減排,做一名低碳新公民。

二、要低碳,更要節能

應對能源危機讓我們進入了一個嶄新的能源時代,科技含量較高的各類新能源成了這個時代的代表。但是,從新能源的介紹中可以看到,在新能源的發展道路上還有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比如糧食安全,核安全,新能源轉換的技術、效率等問題,所以新能源並不意味著一勞永逸。

任何一個精明的人都知道,如果想讓自己存折裏麵的錢越來越多,就要從兩個方麵入手,一個是“開源”,一個是“節流”。新能源就是緩解能源危機“開源”的結果,然而“節流”的重要作用也是不能忽視的。做好能源的節約工作,在目前並不明朗的新能源結構下就顯得尤其重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每一個人每天消耗的能源也越來越多。一個很明顯的現象是,在20世紀中葉,也就是我們祖輩的年代,他們每天晚上大多9點就入睡了,而現在有許多人都在晚上十一二點入睡,有的甚至通宵不睡,不說別的,就消耗的電能就比過去多得多。大城市的晚上燈火通明,無數的娛樂設施讓這裏成了不夜城。再看看家裏,原來象征著生活水平的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車、縫紉機。現在呢?無法羅列,家家都有電視機、影碟機、洗衣機、空調、冰箱,甚至讓過去的人想都不敢想的汽車也開始普及起來。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越進步,能耗越大,對能源的依賴也越大。

節能從何做起?不要以為節能就是無形中降低我們的生活標準,不開燈、不用電視、不用電腦、不開車……如果那樣,社會不如不進步。我們理解的節能應該是在保證生活品質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能源。

第一,利用相對較少的能源做同樣效果的工作,這屬於節能技術方麵,比如節能燈、變頻技術、節水馬桶、節能建築等。據有關專家介紹,假如全國家庭普遍采用節能光源,一年可節電700多億千瓦時,國內現有1億多台冰箱若能全部換成節能型,一年可節電400多億千瓦時。兩者相加,可省下一個多三峽電站的發電量,所以國家大力推廣節能燈。節能的第二層含義就是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費,這屬於節能技巧方麵。比如選擇與自己使用相匹配的汽車、斷開電源減少待機耗電、減少使用木筷子、塑料袋等,節能技巧數不勝數,因此樹立節能意識,讓節能成為一種習慣是目前我們,尤其是青少年朋友應該具備的一種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