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人才儲備。
4.穩步發展水能
隨著我國技術和經濟實力的提升以及市場的需求,可開發的水能資源還有進一步增加的空間。如西藏及雅魯藏布江流域擁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其理論蘊藏量為1.6億千瓦,占全國水能資源蘊藏量的23%,而在複查成果中,列為經濟可開發的僅為0.26億千瓦,嚴重受輸出工程所在地形地理位置限製的影響,如果在輸電工程技術上有所突破,其水能資源的經濟可開發量必然會有所增大。我國的水能利用程度還遠低於世界工業化國家。截至2008年年底,我國技術可開發水能資源利用率為26%,而美國技術可開發的利用率為67.4%,法國為96.9%,加拿大為38.6%,日本為66.6%。一個國家的水能利用水平由該國能源資源的總體結構決定,中國在常規的石化能源相對貧乏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水能資源是毋庸置疑的。
重視水能的開發,主要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麵著手:一是水能開發的投資,積極建立穩妥的政策來促進水電開發。二是重視水能開發和生態環境的關係。開發利用水能資源的過程中遵循自然規律,改善和保護人類可持續發展的環境,保護和改善良好的生態,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水質和大氣,保護植被,真正做到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三是重視地質結構對水電工程的影響。水壩工程隻要做到精心設計、優質施工,完全可以在複雜地質構造的地區進行開發建設。四是技術創新和科技人才的引進。從國內看,目前在技術上的儲備是不夠的,缺乏從理論到實踐的經驗。隻有加強科學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才是開發水能的重要途徑。
5.加快發展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是唯一可以轉化為液體燃料的可再生能源,不僅具有能源功能,而且還有其他可再生能源不具備的材料功能,同時,還具有生態保護功能。我國在2007年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到,到2020年,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要達到3000萬千瓦,生物燃料乙醇年利用量達到1000萬噸,生物柴油年利用量達到200萬噸。即15年間,生物質發電、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年均增速分別達93%、59%和2.6倍。達到這些目標的同時,中國會堅持生物燃料的發展不和民爭糧,不和糧爭地。同時,甜高粱、小桐子,還有文冠果等以非糧原料生產燃料乙醇的技術已初步具備商業化發展條件;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已開始用秸稈和甜高粱等非糧作物加工燃料乙醇的嚐試。
國家還將對可再生能源技術研發、設備製造等給予適當的稅收優惠。力爭到2020年,形成以自有知識產權為主的國內生物質能源裝備能力。我國將加快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步伐,到2020年建成生物質發電3000萬千瓦。產能方麵,繼續推廣戶用沼氣和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加快生物質成型燃料的推廣應用,到2020年,實現沼氣年利用440億立方米、生物質成型燃料5000萬噸。積極發展非糧生物液體燃料,到2020年形成年替代1000萬噸石油的能力。
為推進我國生物質能的開發和利用,一是要盡快製定扶持生物質能源的優惠政策,包括支持公司和農戶開發改造能源林規模等;二是爭取國家能源林基地建設財政補貼;三是建立融資平台,多渠道籌措生物質能源產業發展資金;四是加大生物質能源的研發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