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太陽能產業的發展也製定了一係列的有效措施。一是因地製宜,加快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係統的安裝。中國政府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加快規劃和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係統安裝。在太陽能豐富的城市,效仿發達國家的經驗,大力推進屋頂工程,利用建築物屋頂和牆壁,建設分散式的並網光伏發電係統。在太陽能資源豐富的邊遠地區,建設小型離網式太陽能光伏係統,解決當地居民的用電問題。二是製定太陽能上網電價等政策實施細則,實施法製管理。雖然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作為一種新能源,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度電成本與火電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2006年1月1日,我國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為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可再生能源的入網提供了法律依據,這大大促進了太陽能產業的發展。三是加速研發與應用人才培養和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國際合作。此外國家政策給予了太陽能的開發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投入資金引進高科技的人才和設備,國內大力支持太陽能產業的發展,包括技術創新和人才的培養。電價補貼、稅收補貼、所得稅補貼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支持了太陽能產業,如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
太陽能重點是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國家已經從以下幾個方麵進行突破。一是國家加強對該產業的整體規劃和布局,立足全球視角,從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高度,製訂一套完整成熟的產業發展計劃。二是大力發展太陽能熱利用產業集群,擴大太陽能發展規模。三是培育完整的產業鏈體係,積極進行技術創新,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縮短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差距。四是構築國際技術、人才的合作平台,積極參與國際競爭,推進產業基地及產業聯盟融入世界,提升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2.大力發展風能
風能技術發展較成熟,在再生能源中所占份額較大,更為人們所青睞。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大規模風力發電是我國能源係統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各地正興起風電建設熱潮。合理開發風力發電,可以有效緩解全國水電豐枯矛盾,實現風電水電互補。而且風電是環保型能源,沒有廢氣排放,且建設周期短,見效快,因此,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大有可為。2007年,中國核電總發電量628.62億千瓦時,上網電量為592.63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14.61%和14.39%。田灣核電站兩台106萬千瓦的機組分別於2007年5月和8月投入商運,中國核電運行機組達到11台,運行總裝機容量達907.8萬千瓦。中國目前建成和在建的核電站總裝機容量為870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中國核電裝機容量約為4000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