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明顯變暖,某些地區雨量增加,甚至出現酸雨、褐雲和灰霾等氣候;某些地區出現幹旱,颶風破壞力增強,自然災害加劇;地球上空的臭氧層破洞在增大,陸地上的森林麵積在縮減,同時生物多樣性也在減少;兩極地區冰川瀕臨融化,一旦海平麵升高,許多沿海城市、島嶼或低窪地區將麵臨被海水吞沒的威脅。
種種可怕的跡象表明人類的生存環境正在產生嚴重的惡化,而災害的罪魁禍首是高碳能源。按照當前高碳能源對環境的負麵影響,人類很快將麵臨一場世界性的氣候混亂失控,而這種混亂很可能會持續幾個世紀,如果現在不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控製,人類的後代將無力阻止。
3.代價昂貴的能源爭奪
全球已經進入碳基能源稀缺的時代,石油的開采正在走向停滯,煤炭也進入衰退期,而與之伴隨的是一場蔓延全球的碳基能源爭奪戰。除了對自然環境的嚴重汙染,在對碳基能源白熱化爭奪的背後是越來越焦躁不安的民眾情緒;經濟和社會的動亂是昂貴的能源爭奪帶來的又一沉重代價。
(1)瘋狂的油價
世界各國對於能源的饑渴從飆升的油價可見一斑。第一次石油危機時,國際油價比危機前大約增長了兩倍,達到48.92美元1桶。之後石油價格不斷攀上新高,2008年在周期頂部,油價上探到近150美元1桶。有經濟學家預測,下一個周期油價可能達到200美元,再下一個周期可能還要高。
油價的飆升對全球經濟產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嚴重衝擊。第一次石油危機時,由於國際油價的大幅上漲,1974年全球進入高通脹期。2008年上半年,因油價上漲,導致全球經濟運行成本提高,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甚至導致西方主要經濟體陷入衰退。實際上,每一次石油價格的起伏、通貨膨脹和縮緊、美元的貶值和升值,無不牽動著無數的利益各方,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2)戰爭災難
當資源分配不均,經濟手段也無法平衡時,戰爭就隨之而來。作為每個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資源,石油的不可再生性注定了它天然與政治聯姻。任何人都無法忽視石油帶來的政治暴力。有人稱石油是戰爭的導火索,更有人稱之為“黑色的魔鬼”。
1973年的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第一次使用了石油禁運的武器,它的威力無窮,對西方國家經濟體給予了重大打擊。之後,中東這片盛產石油的地區就很少有過安寧。20世紀70年代的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80年代的伊朗和伊拉克,90年代的海灣戰爭,20世紀的伊拉克戰爭,都表明人類為石油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四、化石能源推動工業文明
人類文明發展的曆史經曆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目前正在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可以說,人類的每一次進步都與能源息息相關。經濟和能源發展之間相互依賴、相互依存。一方麵,經濟發展是以能源為基礎的,能源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麵,能源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前提的,特別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和利用要依靠經濟的有力支持。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任何社會生產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能源生產要素,沒有能源就不可能形成現實的生產力。在現代化生產中,各個行業的發展都是與能源密不可分的。工業中各種產品的製造都需要以能源為基礎,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利化、化學化和電氣化也是和能源消費聯係在一起的,交通運輸、商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更是與能源分不開的。此外,人們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動都離不開能源。化石能源對當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麵。
1.化石能源是現代工業的主要動力來源
現代工業是建立在動力係統的根本性革新和機器大工業的基礎上的,它完全突破了人力驅動的界限和自然動力驅動的不穩定性,從而實現了持續高效的連續生產。而現代工業的根本基礎就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為主的化石能源的支持。一旦這些化石能源的供給受到限製,現代工業的核心就要受影響,以現代工業化生產為主體的社會生產和社會係統運行就會陷入癱瘓的境地。
2.化石能源是現代工業的重要原料來源
在現代化生產中,化石能源不僅僅當做燃料動力使用,更寶貴的是,石油、煤炭和天然氣同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現代有機化學工業也是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有機化學工業合成的許多物質成為人們現代生產生活所必須依賴的物質。而現代有機化學工業的主要投入品就來源於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加工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