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沙化型。多出現於幹旱的砂質土地,由於某種原因造成灌溉水源斷絕而新形成的沙化土地。也可能是砂質河床因河流改道,河床幹涸而起沙。
這類河床幹涸而致沙化的土地,呈帶狀分布,並且可以出現於非幹旱地區,如黃淮海平原的黃河故道沙地。
地球上受到沙漠化影響的麵積已有3800萬平方千米,占全球陸地總麵積的25.68%,其中亞洲和非洲最嚴重,分別占沙漠化麵積的32.5%和27.9%。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一個報告還指出,沙漠化的問題今後將會更嚴重,它將威脅著占世界總土地麵積35%的幹旱土地。世界上受沙漠化影響的人口中,83%居住在發展中國家。土地沙漠化是可供利用的土地資源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沙漠化是個極其嚴重的全球性問題,但如何全麵地、準確地預測沙漠化的速度是個難題。在1977年聯合國沙漠化問題討論會上作出了如下的估計:如果沙漠化按目前的速度繼續擴展的話,那麼到本世紀末,全世界會損失1/3的可耕地,60億人口中有7.8億人口麵臨沙漠化的威脅,造成營養不良,產品減少,人口遷移等等。盡管這種估計過於悲觀,但沙漠化嚴重地威脅著耕地,導致耕地麵積減少,產量大幅度降低這一點是肯定的,必須引起高度注意。
如何防治沙漠化的發展,保護土地資源免遭侵害,是人類維持生存環境的重任。防治措施應建立在區域土地評價的基礎上,針對不同類型的沙漠,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一般措施主要有:
①首先是進行區域調查、評價,製訂適宜的開發規劃,明確土地的合理利用方向。
②對生態環境極其脆弱的地段嚴格采取封育措施,嚴禁逾越農業界線開墾。對已開墾的而利用效果不好的,應還林還牧,認真調整用地結構。
③對幹旱草原地區,要嚴格防止過牧超載和連年打草,在有條件的地方,力爭發展草原灌溉。
④積極開辟薪炭資源,解決居民的燃料問題,杜絕采樵起沙現象。
⑤營造防護林或設置草障,阻擋或減緩沙丘推移的速度。
⑥在區域總體規劃中合理分配地表水資源,防止因水源枯竭而形成新的沙地。
從小養成好習慣
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曾經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複的行為所鑄造的。因而優秀不僅是——種行為,而且是一種習慣。”
保護環境就要從“小”養成一種好習慣。其實,環保離我417並不遙遠,很多都是生活中的小事,隻要能堅持從我做起、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情做起,就一定能夠收到實效。
作為一名學生,我417無法阻止人417砍伐日漸減少的樹木,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節約每一張紙,勸告家人、朋友不要頻繁更換家具;我417無法阻止人417捕殺珍稀動物,但能做到不捕、不吃國家保護的動物;我們無法阻止工廠、城市生活廢水汙染江河湖海,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無磷洗衣粉,可以盡可能地節約每一滴水;我們無法阻止鋪天蓋地的白色垃圾汙染環境,但可以提菜籃、環保袋買菜,盡可能地不用或少用塑料袋;我們可以把用過的電池收集起來送到收集點,把家中的垃圾進行分類,回收利用,無論在哪裏都不亂扔廢棄物。
同學們要積極參加學校和班級開展的各種環境保護活動,比如植樹活動、清理垃圾活動等,利用課餘時間力所能及為環保做貢獻。平時也可以通過網絡、報紙等認真查閱、收集各類資料,進行社會調查,與同學們共同學習關於環保的各方麵的法律知識;關注我國在環保方麵發展動向、世界各國環境保護的最新情況;定期製作一些宣傳板來宣傳環保知識和生活中的環保常識,提高大家的環保意識;號召同學們從不同的方麵來關愛自己的家園,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為周圍的環境保護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宣傳環保知識,積極動員身邊的人一起加入到環保的隊伍中,依法保護和建設人類共有的同樣也是僅有的家園,為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於環保,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從自己能力所及的事做起。如果人人都這樣做,那麼我們的生活環境就會減少一些汙染。為了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為了我們共有的家園,保護環境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