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翡翠(1 / 1)

傳說十三世紀初,雲南的一個鹽商偶然的從緬甸馱了一塊石頭回國,那塊晶瑩透亮的綠石頭一下子征服了愛玉的中國人,這塊石頭就是翡翠,因其色澤豔麗、產出稀少、具有玻璃光澤、質地滋潤、韌性較強、硬度高,在玉石家族中稱“硬玉”,又稱“玉中之王”。

翡翠的英文名稱為Jadeite,是西班牙語Picdodejade的簡稱,意思是佩戴在腰部的寶石。之所以叫翡翠,是因為它的顏色不均一,有時在淺色的底子上伴有紅色和綠色的色團,顏色之美猶如古代赤色羽毛的翡雀和綠色羽毛的翠雀,所以稱之為翡翠。近代人們稱翡翠為“紅翡綠翠”。自古以來,翡翠一直是最受人們喜愛的珠寶之一。翡翠的綠色與紅色象征幸福與興旺。人們佩戴翡翠飾物,可以防身避禍,逢凶化吉,祛病延年。贈送和佩戴翡翠飾物,預示著對愛情的忠貞。優質翡翠是當今世界價格昂貴的寶石品種,是高檔玉料。

翡翠觀音

翡翠習慣上亦稱為緬甸玉,是緬甸出產的硬玉,日本、蘇聯、墨西哥、美國加州等地均產有硬玉,但其質量與產量遠遠不如緬甸。緬甸北部的密支那地區,翡翠礦床儲量最大,很早就開采寶石級翡翠,供應世界各地。所以人們長期以來隻知道緬甸才出產翡翠,因此將緬甸玉作為硬玉的代名詞了,硬玉是學名,而緬甸玉則是行家的行話。上好的翡翠,目前已為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們所珍愛,同時在世界珠寶習俗中,人們還把翡翠定為五月的誕生石,為善良、熱情之石。翡翠產於緬甸及中緬邊境地帶,大量輸入中土是清中期以後的事情。但從文字記載及出土實物記錄看,翡翠的出現時代還要早得多。

翡翠其實是一種以硬玉為主的纖維狀、致密塊狀的鈉鋁矽酸鹽礦物集合體,化學分子式為NaAl[Si2O6]。硬玉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造岩礦物之一輝石族中的一種少見品種,屬單斜晶係。晶體形態為短柱狀、纖維狀微晶集合體。翡翠的顏色千變萬化,多為綠、紅、紫、藍、黃、灰、黑、無色等。根據綠色的色調、亮度和飽和度,翡翠可分為祖母綠色、蘋果綠色、蔥心綠、菠菜綠、油綠、灰綠等六種。玻璃光澤至油脂光澤,半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1.66~1.68,雙折射率0.012~0.020,無多色性。硬度6.5~7,密度3.25~3.4g/cm3,韌性極強。

翡翠與假色翡翠的區別。(1)熗色翡翠:用低檔翡翠染色或者沿著裂隙用玻璃、塑料等填充染色製品。熗色翡翠顏色雖綠,但不純正,呆滯,不均勻,怕酸堿,怕陽光照射,時間長了會變色或褪色。天然翡翠顏色穩定,不怕酸、陽光,永不變色。(2)染色石英岩-馬來西亞玉:有人稱之為“南洋翠”、“馬來翡翠”、“韓玉”。主要成分是石英,為等粒結構。綠色濃豔不純正且分布不均勻,硬度6.5~7,密度2.63~2.65g/cm3,折光率1.55,濾色鏡下觀察,染色石英岩和熗色翡翠均變為暗紅色、粉紅色和深紅色,天然翡翠不變色。(3)脫玻化玻璃翡翠:呈半透明翠綠色,結構與天然翡翠類同。但脫玻化翡翠密度2.64g/cm3,折光率1.54,都比天然翡翠小。由於脫玻化翡翠飾品是用模具倒出來的,不見人工琢痕,戒麵圓滑。放大鏡下可觀察到內部有淚滴形氣泡。

問題在線

你知道與翡翠相似的寶石有哪些嗎?

翡翠與相似的天然寶石的區別。與其相似的天然寶石、玉石主要有天河石、鈣鋁榴石、葡萄石、軟玉、玉髓、岫玉、東陵石、獨山玉等。可根據顏色、折光率、硬度、密度等主要特征鑒別,在密度和平均折光率方麵差別較大。

探索指南

中國是美玉之國,在人們心中,玉是美好與高尚的象征。一件好的玉器應當是質地堅硬致密、色澤晶瑩鮮麗的。翡翠以翠綠色為最好,它是一種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礦物集合體,由於它的顏色不均一,在淺色底子上伴有紅色和綠色的色團,顏色之美像古代赤色羽毛的翡鳥和綠色羽毛的翠鳥,故叫翡翠。翡翠由於透明晶瑩、光澤喜人、硬而不脆等特點成為公認的“玉中之王”,是最昂貴的寶石品種,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收藏價值和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