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一〕。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衝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怡然稱快。

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二〕。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三〕,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餘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四〕。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一〕項為之強:脖子僵硬。項,脖子。強,僵硬。

〔二〕怡然:高興、歡愉的樣子。

〔三〕癩蝦蟆:又稱“癩蛤蟆”、“蟾蜍”。

〔四〕呀然:因驚恐而張著口的樣子。

年長思之,二蟲之鬥,蓋圖奸不從也。古語雲“奸近殺”〔一〕,蟲亦然耶?貪此生涯,卵為蚯蚓所哈(吳俗稱陽曰卵)〔二〕,腫不能便。捉鴨開口哈之,婢嫗偶釋手,鴨顛其頸作吞噬狀,驚而大哭,傳為話柄。此皆幼時閑情也。

〔一〕奸近殺:奸邪之行易招殺身之禍。

〔二〕哈:吸。

及長,愛花成癖,喜剪盆樹。識張蘭坡〔一〕,始精剪枝養節之法,繼悟接花疊石之法。花以蘭為最,取其幽香韻致也,而瓣品之稍堪入譜者不可多得。蘭坡臨終時,贈餘荷瓣素心春蘭一盆〔二〕,皆肩平心闊,莖細瓣淨,可以入譜者,餘珍如拱璧。值餘幕遊於外,芸能親為灌溉,花葉頗茂。不二年,一旦忽萎死,起根視之,皆白如玉,且蘭芽勃然〔三〕。初不可解,以為無福消受,浩歎而已。事後始悉有人欲分不允,故用滾湯灌殺也〔四〕。從此誓不植蘭。次取杜鵑,雖無香而色可久玩,且易剪裁。以芸惜枝憐葉,不忍暢剪,故難成樹。其他盆玩皆然。

〔一〕張蘭坡:揚州人。為阮元姻侄。

〔二〕荷瓣素心春蘭:一種稀見、名貴的蘭花。

〔三〕勃然:充滿生機。

〔四〕滾湯:滾水,開水。

惟每年籬東菊綻,秋興成癖。喜摘插瓶,不愛盆玩。非盆玩不足觀,以家無園圃,不能自植,貨於市者,俱叢雜無致,故不取耳。其插花朵,數宜單,不宜雙。每瓶取一種,不取二色,瓶口取闊大,不取窄小,闊大者舒展不拘。自五七花至三四十花,必於瓶口中一叢怒起,以不散漫、不擠軋、不靠瓶口為妙〔一〕,所謂“起把宜緊”也。或亭亭玉立,或飛舞橫斜。花取參差,間以花架,以免飛鈸耍盤之病;葉取不亂,梗取不強,用針宜藏,針長寧斷之,毋令針針露梗,所謂“瓶口宜清”也。視桌之大小,一桌三瓶至七瓶而止,多則眉目不分,即同市井之菊屏矣。幾之高低,自三四寸至二尺五六寸而止,必須參差高下,互相照應,以氣勢聯絡為上。若中高兩低,後高前低,成排對列,又犯俗所謂“錦灰堆”矣〔二〕。或密或疏,或進或出,全在會心者得畫意乃可。

〔一〕軋:擠壓。

〔二〕錦灰堆:又名“拾破畫”,一種帶有遊戲色彩的繪畫藝術。通常是對書房一角的隨意勾勒,翻開的字帖、廢棄的畫稿、參差的禿筆乃至舊書、公殘、帖文、私劄、廢契、短簡等,皆可入畫,將其加以組織,或似燼餘,或如揉皺,風格獨特。

若盆碗盤洗〔一〕,用漂青、鬆香、榆皮、麵和油〔二〕,先熬以稻灰,收成膠。以銅片按釘向上,將膏火化,粘銅片於盤碗盆洗中。俟冷,將花用鐵絲紮把,插於釘上,宜斜偏取勢,不可居中,更宜枝疏瘦清,不可擁擠。然後加水,用碗沙少許掩銅片,使觀者疑叢花生於碗底方妙。

〔一〕洗:一種盛水洗筆的器皿。

〔二〕漂青:一種繪畫用的顏料。

若以木本花果插瓶,剪裁之法(不能色色自覓,倩人攀折者〔一〕,每不合意),必先執在手中,橫斜以觀其勢,反側以取其態。相定之後,剪去雜枝,以疏瘦古怪為佳。再思其梗如何入瓶,或折或曲,插入瓶口,方免背葉側花之患。若一枝到手,先拘定其梗之直者插瓶中,勢必枝亂梗強,花側葉背,既難取態,更無韻致矣。折梗打曲之法,鋸其梗之半而嵌以磚石。則直者曲矣,如患梗倒,敲一二釘以筦之〔二〕。即楓葉竹枝,亂草荊棘,均堪入選。或綠竹一竿,配以枸杞數粒;幾莖細草,伴以荊棘兩枝。苟位置得宜,另有世外之趣。若新栽花木,不妨歪斜取勢,聽其盆側,一年後枝葉自能向上。如樹樹直栽,即難取勢矣。

〔一〕倩:請。

〔二〕筦:支撐,固定。

至剪裁盆樹,先取根露雞爪者,左右剪成三節,然後起枝。一枝一節,七枝到頂,或九枝到頂。枝忌對節如肩臂,節忌臃腫如鶴膝。須盤旋出枝,不可光留左右,以避赤胸露背之病;又不可前後直出,有名雙起三起者,一根而起兩三樹也。如根無爪形,便成插樹,故不取。然一樹剪成,至少得三四十年。餘生平僅見吾鄉萬翁名彩章者,一生剪成數樹。又在揚州商家見有虞山遊客攜送黃楊、翠柏各一盆〔一〕,惜乎明珠暗投,餘未見其可也。若留枝盤如寶塔,紮枝曲如蚯蚓者,便成匠氣矣〔二〕。

〔一〕虞山:今江蘇常熟。

〔二〕匠氣:雕琢痕跡重,缺少個性和特色。

點綴盆中花石,小景可以入畫,大景可以入神。一甌清茗〔一〕,神能趨入其中,方可供幽齋之玩。種水仙無靈璧石〔二〕,餘嚐以炭之有石意者代之。黃芽菜心,其白如玉,取大小五七枝,用沙土植長方盆內,以炭代石,黑白分明,頗有意思。以此類推,幽趣無窮,難以枚舉。如石菖蒲結子〔三〕,用冷米湯同嚼噴炭上,置陰濕地,能長細菖蒲,隨意移養盆碗中,茸茸可愛。以老蓮子磨薄兩頭,入蛋殼,使雞翼之,俟雛成取出,用久年燕巢泥加天門冬十分之二〔四〕,搗爛拌勻,植於小器中,灌以河水,曬以朝陽,花發大如酒杯,葉縮如碗口,亭亭可愛。

〔一〕甌:杯子。

〔二〕靈璧石:又名“磬石”,產於安徽靈璧浮磐山,具有很高的觀賞性。

〔三〕石菖蒲: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生長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多見於山澗淺水石上,或溪流旁石縫中。

〔四〕天門冬:又名“武竹”、“天冬草”,多年生半蔓性草本植物。肉質塊根呈長橢圓形,莖叢生下垂,葉狀枝線形,秋冬結紅果。

若夫園亭樓閣,套室回廊,疊石成山,栽花取勢,又在大中見小,小中見大,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或藏或露,或淺或深。不僅在“周回曲折”四宇,又不在地廣石多,徒煩工費。或掘地堆土成山,間以塊石,雜以花草,籬用梅編,牆以藤引,則無山而成山矣。大中見小者,散漫處植易長之竹,編易茂之梅以屏之。小中見大者,窄院之牆宜凹凸其形,飾以綠色,引以藤蔓,嵌大石,鑿字作碑記形,推窗如臨石壁,便覺峻峭無窮。虛中有實者,或山窮水盡處,一折而豁然開朗;或軒閣設廚處,一開而可通別院。實中有虛者,開門於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實無也;設矮欄於牆頭,如上有月台而實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