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述
植物陷阱
所有生物在它的有生之年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傳宗接代,為了種群的延續,有的植物表現出了驚人的能力,它們不像平常植物那樣靠風、蜂等傳授花粉,而是精心設置陷阱,強迫俘虜充當媒人。
布置陷阱,是為了生存
植物為了傳下去,真可謂:為了生存,煞費苦心。為了捕捉昆蟲,有些植物是用陷阱逮住昆蟲的,不過它們捕蟲而不吃蟲,隻是將昆蟲囚禁起來,然後又打開“牢門”,把“俘虜”放走了。它們囚住昆蟲,是要讓這些蟲子為自己傳授花粉。
海芋設下美麗陷阱,為了傳播花粉
生長在歐洲的海芋百合,花瓣就像一隻杯子,這種花兒奇臭難聞,令人作嘔。正是這種像腐爛屍體發出的惡臭,把一種嗜臭食腐的小甲蟲吸引過來了。小甲蟲爬上海芋百合的花瓣,想爬進花中。不料,花瓣內側的一種油滑液體,使它像坐滑梯似的,一下子滑到了“杯子”的底部。這時,小甲蟲即使有三頭六臂,也逃不出這個“牢籠”,因為四周花瓣的內壁上都長滿了倒刺。這就是海芋百合設下的陷阱。
開始的時候,小甲蟲並不急於逃出陷阱。因為在陷阱底部,海芋百合的雌蕊上,會分泌出一種甜甜的蜜汁。小甲蟲貪婪地吮吸起來,它的身體不時碰撞雌蕊四周的雄蕊。這些雄蕊個個都像武俠小說中的暗器機關,小甲蟲一碰上,裏麵立刻射出一串串花粉。這些花粉就沾在小甲蟲的身上。在海芋百合的花朵裏,小甲蟲被“囚禁”整整一天以後,花瓣內壁的倒刺就會萎軟下來,油滑的液體也會幹枯,這時“禁令”自動解除了,小甲蟲可以爬上花瓣,逃脫陷阱了。渾身沾滿了花粉的甲蟲,爬了出來,不久又會被別的海芋百合的臭味吸引住,再一次跌入新的陷阱。就這樣,它把花粉傳授了過去。
馬兜鈴巧設陷阱吸引蟲子
馬兜鈴也會巧設陷阱。它的花兒像個小口瓶,瓶口長滿細毛。雌蕊和雄蕊都長在瓶底,隻不過雌蕊要比雄蕊早熟幾天。雌蕊成熟的時候,瓶底會分泌出一種又香又甜的花蜜,把小蟲子吸引過來。小蟲子飽餐一頓後想要返回時,早已身不由己,陷進“牢籠”了。因為瓶口細毛的尖端是向下的,進去容易出來難。小家夥心慌意亂,東闖西撞,四處碰壁,不知不覺中把自己帶來的花粉都沾到了雌蕊上。幾小時後,雌蕊萎謝,小蟲子依然是“花之囚”。直到兩三天後,雄蕊成熟了,小蟲子身上沾滿了花粉,它才能重見天日。那時,馬兜鈴自動打開瓶口,瓶口的細毛也枯萎脫落,這個貪吃的“使者”終於逃出“牢籠”。不過,剛恢複自由的小蟲子又會飛向另一朵馬兜鈴花,心甘情願地繼續充當“媒人”。
除了海芋百合和馬兜鈴,還有一些會設陷阱的植物。有一種蘿摩類的花,蟲兒飛來時細腳會陷入花的縫隙中。蟲兒拚命掙紮,結果腳上沾滿了花粉。小家夥從縫中拔出腳來,便一溜煙似地跑了。
拖鞋蘭設下陷阱招惹蜜蜂
拖鞋蘭的花兒是別具一格的:兜狀的花中,沒有明顯的入口處,也看不到雄蕊和雌蕊,隻是中間有一道垂直的裂縫。蜜蜂從這兒鑽進去,就來到了一個半透明的小天地裏,腳下到處是花蜜。蜜蜂嚐了幾口,剛準備離去,誰知後麵已封閉起來,沒有退路了。隻有上麵開著一個小孔,蜜蜂隻好沿著雌蕊柱頭下的小道勉強穿過,這時身上的花粉被刮去了。它再鑽過布滿花粉的過道,身上又沾滿了花粉,這是拖鞋蘭花請蜜蜂帶到另一朵花中去的。
其他的“甜言蜜語”
另外一些植物雖然不設陷阱,但也會欺騙動物前來為自己傳授花粉。在北美和地中海一帶有一種蘭科植物,是靠細腰蜂來傳授花粉的。它一無花蜜,二無香味,靠的就是對雄細腰蜂的欺騙。這種植物花朵的形狀很像雌細腰蜂,花瓣閃耀著金屬光澤,就像陽光下雌蜂的翅膀。有趣的是,它的花朵還能發出雌細腰蜂的氣味呢。難怪雄細腰蜂見了會興高采烈地飛來,等它發覺受騙上當時,已在為植物傳粉了。
留唇蘭的騙術更加高明。它的花朵的形態和顏色,活像一隻隻蜜蜂。一片留唇蘭在風中搖曳,簡直就像一群好鬥的蜜蜂在飛舞示威。蜜蜂有很強的“領土觀念”,它們發現假蜂在那兒搖頭晃腦,便群起而攻之。結果,正中留唇蘭的下懷,蜜蜂的攻擊對花朵毫無損傷,卻幫助它傳授了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