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發散思維——知識拓展篇(3)(2 / 3)

台風經過時常伴隨著大風和暴雨天氣。風向呈逆時針方向旋轉。

等壓線和等溫線近似為一組同心圓。中心氣壓最高而氣溫最低。

2.台風的成因

台風的成因,是由於熱帶海麵受太陽直射而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蒸發成水汽升空,而周圍的較冷空氣流入補充,然後再上升,如此循環,最終使整個氣流不斷擴大從而形成台風。由於海麵之廣闊,氣流循環不斷加大直徑,直至數百千米。由於地球由西向東高速自轉,致使氣流柱和地球表麵產生磨擦,由於越接近赤道磨擦力越強,這就引導氣流柱逆時針漩轉,(南半球係順時針漩轉)由於地球自轉的速度快,而氣流柱跟不上地球自轉的速度而形成感覺上的西行,這就形成我們現在說的台風和台風路徑。台風的中心就在我們目前看到的風向成丁字形的位置,根據風向和風速就不難判斷出台風中心的距離和走向了。當近地麵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秒17.2米時,我們就稱它為台風。

從台風結構來看,如此巨大的龐然大物,其產生必須具備特有的條件。

(1)要有廣闊的高溫、高濕的大氣。熱帶洋麵上的底層大氣的溫度和濕度主要決定於海麵水溫,台風隻能形成於海溫高於26℃~27℃的暖洋麵上,而且在60米深度內的海水水溫都要高於26℃~27℃。

(2)要有低層大氣向中心輻合、高層向外擴散的初始擾動。而且高層輻散必須超過低層輻合,才能維持足夠的上升氣流,低層擾動才能不斷加強。

(3)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才能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保存在台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並加強台風暖中心結構。

(4)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轉作用有利於氣旋性渦旋的生成。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於零,向南北兩極增大,台風基本發生在大約離赤道5個緯度的洋麵上。

台風源地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廣闊的低緯洋麵上。西北太平洋熱帶擾動加強,發展為台風的初始位置,在經度和緯度方麵都存在著相對集中的地帶。在東西方向上,熱帶擾動發展成台風相對集中的4個海區:南海中北部的海麵,菲律賓群島以東和琉球群島附近海麵,馬裏亞納群島附近海麵,馬紹爾群島附近海麵。

台風預警信號分4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3.台風的防治

加強台風的監測和預報,是減輕台風災害的重要措施。對台風的探測主要是利用氣象衛星。在衛星雲圖上,能清晰地看見台風的存在和大小。利用氣象衛星資料,可以確定台風中心的位置,估計台風強度,監測台風移動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風暴雨出現的地區等,對防止和減輕台風災害起著關鍵作用。當台風到達近海時,還可用雷達監測台風動向。建立城市的預警係統,提高應急能力,建立應急響應機製。還有氣象台的預報員,根據所得到的各種資料,分析台風的動向,登陸的地點和時間,及時發布台風預報,台風緊報或緊急警報,通過電視、廣播等媒介為公眾服務,同時為各級政府提供決策依據,發布台風預報或緊報是減輕台風災害的重要措施。

第十九節寒露風

1.寒露風的危害

秋季冷空氣侵入後引起顯著降溫使水稻減產的低溫冷害,我們稱之為寒露風。在中國南方,它多發生在“寒露”節氣,故名“寒露風”(又叫“社風”)。

寒露風是晚稻生育後期的主要氣象災害。農諺“秋分不出頭,割了喂老牛”,就是指寒露風給晚稻抽穗揚花帶來的危害。寒露風是晚稻後期生長的天敵,一次強烈的寒露風,可造成10%~20%的空癟率。它雖不像台風、暴雨那樣危害明顯,但一次寒露風過程可影響數百萬畝,甚至上千萬畝的稻田,造成的損失是相當驚人的。寒露風對晚稻的影響,在形態上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1)影響抽穗的速度,使抽穗緩慢,甚至穗子不能完全抽出來;(2)影響穎花的開花授粉受精,形成空癟粒;(3)影響稻粒正常灌漿發育,形成癟粒。寒露風影響晚稻抽穗揚花的主要因素是溫度和風。實驗表明:當風力大於3級以上、相對濕度小於60%時,危害就會更大。

2.預防寒露風的方法

預防寒露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