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奈何明月照溝渠(1 / 2)

小錦自從聽皎白說起鯉魚跳龍門,被天火焚尾而化龍後,便開始對龍門念念不忘。可龍門究竟在哪?平日裏,它在茶樓下故事是聽了不少,但無一例外的都是小姐與公子,丫鬟與公子,妖精與公子,和尚與公子,更有甚者在夜半三更,還有講那公子與公子。那一次,真讓小錦大開眼界。但是有關鯉魚跳龍門的,它卻一次都沒聽過。大概是那故事既不動人曲折,還又毫無新意,就連那說書人都懶得動嘴皮子。至於那些讀書人,則是滿嘴知乎者也,讓魚聽了打鼾。

一日,小錦在盯著了然進了寺廟後,閑來無事,便瞪著魚眼任由水流帶著它遊走。如此繞了大半清城,見郊外岸邊有一老叟垂釣,旁邊跟著一垂髫小兒。

眼見身邊的竹簍愈滿,老叟大概是釣的興起,開口對身旁的小兒講起了年輕事。

“我給你說啊,你爺爺我年輕的時候可厲害了,每次往那河邊一站,那周圍村鎮的大姑娘小媳婦全都亂捂著臉偷偷往這看,咱有能耐啊,每次啊,這魚一釣就是一大筐。”老叟邊講邊興高采烈的比劃著。

“爺爺,她們都在河邊看什麼呢?”小兒一邊彎腰在岸邊撿合適的石頭打水漂,一邊隨口問道。

“當然是看我釣魚啊,你爺爺我那麼厲害,誰看我釣魚都要豎拇指。”老叟說著得意地摸起自己那稀疏的山羊胡。

“看完您釣魚後呢?”

“看完我釣魚?她們當然是回家啊。”

“手裏就不拿著什麼?”

“拿著什麼?哦!我釣了那麼多魚,當然要分給人家點啊。”老叟似想起了什麼事,臉上有一絲可疑的紅暈。

“原來人家看了半天,就是為了魚啊。”

“可不是嗎,人家在那站了半天,當然要給條魚啊”,老叟又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停了半天,突然覺得有點不對勁“什麼是為了魚,她們明明是看你爺爺我釣魚有多厲害的!”頓了頓,回想起當年那些大姑娘小媳婦一個個回家時人手一條魚,有的經常來看的還拿兩條,越想越覺得不是味。

又叫這小子給繞進去了,老叟瞟了一眼身後撅著屁股撿石頭的孫子心裏想。

“算了算了,不說這個了,爺爺再給你講個故事吧。”老叟決定不和一個黃毛小兒計較。

“從前啊,在黃河,有條鯉魚,它呢,一心想成龍,於是啊,它就跳過龍門,變成龍了。”這次老叟特意把故事講得簡單明了,哼哼,這下你小子挑不出什麼毛病了吧,老叟越想越得意。

“爺爺,它為什麼要跳龍門啊?”小兒剛扔掉一塊水漂,直起腰拍拍手上的灰塵。

“因為它想變成龍啊。”來了來了,老叟心想。

“可它不是一條魚嗎?好好的魚不做,做什麼龍啊?”

“這個.”大概它想體驗飛一般的感覺?又叫這下小子問住了,誒,有了。“因為龍很厲害啊,它能騰雲駕霧,這天上的雨啊,都是它下的。”

小錦本來在水裏翻著肚子裝死,聽到龍門二字,一個激靈,身體翻了過來。這一翻,在河裏濺起了不小的水花,把岸邊的祖孫倆嚇了一跳。

“爺爺,你看,好漂亮的鯉魚。”孫子指著河裏的小錦,“爺爺,您給我想辦法捉住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