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滿月辦酒的人家,沿街道巷弄七拐八繞,出了民居,至一閑散之地。
半坡黃花傍著一灣溪水,水流向下,繞過一座玲瓏小亭。亭中坐著幾個酸秀才,也在開“流水席”。一張紅漆木盤浮在水上,托著幾碟小菜一壺酒,沿著亭子走走停停。停到誰跟前,誰便飲上一杯吃上幾口,外加賦詩一首。
落塵旁觀片刻,覺得也無端倪可覷,便又準備舉步。
剛抬腳,卻見坡上有個老叟背著竹簍子從黃花叢裏現了身。朝這邊亭中醉酒憨臥的一人喊道:“後生仔,貪杯莫吹風,趕緊回去歇著,小心受了寒!”
亭中的人自詡清高,不愛見這山野村夫管他們的閑事,沒有搭理。倒是落塵,聽那老叟聲如洪鍾,氣韻不俗,遂朝坡上迎麵而去。
到了跟前,未及施禮問話,那老叟便已先開了口:“沒事幫我采藥吧,照著背簍裏現有的尋摸就行。”
落塵遂朝簍中瞧了瞧,依言在地上找了起來。采了幾株草藥在手,待要開口,又被那老叟搶先一步堵了回去。
眼見那老叟指了指亭中又指了指了耳朵,落塵隻得將話吞回腹中,且作側耳傾聽。
卻是亭下正在說故事。
有才子清明郊遊,偶遇村舍正感口渴,便去敲門討水喝。柴扉輕啟,出來一個明媚少女,對那才子一見鍾情。才子亦覺對方美好,但未說破,喝完水告辭而去。
次年,故地重遊,才子又去那戶人家,卻見門上掛鎖,佳人不在。遂題詩一首,失望而歸。
少女回來,驚見牆上題詩,十分後悔外出,致使與人錯過。隨後,竟因相思成疾,茶飯不思,沒過幾日便死了。
才子隔日再來,開門的卻是一老丈。
老丈見他問及少女,當場捶胸頓足:“你可害死我女兒了!”遂將少女因詩病故的消息道出。
才子大驚,倉皇入內,抱著少女的屍身痛哭流涕。
誰知,一腔真情感天動地,竟將那少女哭得轉魂,活了回來。
後,二人結了百年之好,留下佳話與那“人麵桃花”的題詩流傳人間。
亭中津津樂道地將故事說完,老叟轉臉看向落塵:“聽出什麼特別之處沒有?”
落塵點頭又搖頭。
大白話自然是聽明白了。但他不懂詩歌意趣,也不懂那些酸秀才對於這等才子佳人風流韻事的特別偏好,更奇怪老叟何故讓他留心聽這故事。
老叟見他滿眼無辜,回頭繼續采藥:“你就不覺得這故事荒唐?”
落塵想想,似覺有些不妥。
不過有人上門討碗水喝,就鬧出個情根深種,隻怕天底下的女子知道了,寧願看人渴死,也不願再被人這般編排。
一首詩,便取人一命,要麼是閻王勾魂趕了個巧,要麼就是詩裏藏著煞氣。
一場哭又叫人回了魂……他可親眼見過,鎖魂使者不會這般好說話。不該死的錯拿了魂,或者隨意放人死而複生,大約孤竹都會叫他吃不了兜著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