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紙張雙麵打印、複印
紙張雙麵打印、複印,既可以減少費用,又可以節能減排。如果全國10%的打印、複印做到這一點,那麼每年可減少耗紙約5.1 萬噸,節能6.4萬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16.4萬噸。
2. 用手帕代替紙巾
用手帕代替紙巾,每人每年可減少耗紙約0.17 千克,節能0.2 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0.57 千克。如果全國每年有10%的紙巾使用改為用手帕代替,那麼可減少耗紙約2.2 萬噸,節能2.8 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7.4 萬噸。
3. 用看過的報紙練毛筆字
練過書法的人都知道,我們在練毛筆字的時候除了選用宣紙以外,還可以在報紙上練習,所以當看完報紙以後,我們不要隨手扔掉,把它們收用電子郵件代替紙質信函集起來,作為我們練習毛筆字的紙,這樣既節省了資源,減少了耗紙,又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4. 用電子書刊代替印刷書刊如果將全國5%的出版圖書、期刊、報紙用電子書刊代替,每年可減少耗紙約26 萬噸,節能33.1 萬噸標準煤,相應減排二氧化碳85.2 萬噸。
5. 用電子郵件代替紙質信函在互聯網日益普及的形勢下,用1 封電子郵件代替1 封紙質信函,可相應減排二氧化碳52.6 克。如果全國1/3 的紙質信函都用電子郵件代替,那麼每年可減少耗紙約3.9 萬噸,節能5 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12.9萬噸。
一紙多用,讓我們更好更多地節約紙資源。為自然減少垃圾,為社會節省資源。我們就是環保的“清道夫”,資源的保衛者。
拒絕根雕製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明文規定,禁止挖樹根。樹根有利於水土保持,濫挖樹根將會造成大麵積的水土流失。包括森林、公園和城市綠地等等,所有地方,都不許挖樹根。而且不僅是禁止砍伐活的樹木獲取樹根,對於已經被砍掉的樹,它們的根也是不允許挖的。
如果確有需要挖掘,要先向林業部門遞交申請,批準後方可適當采伐。因此,一般根雕需要的樹根是無法在法規允許的情況下取得的。
但實際上,私下的濫挖屢禁不止。“不少人直接到山林將鮮活的樹砍掉後把樹根挖回來,大多數樹木都是百年老樹。更令人痛心的是,沙漠中的很多樹木也成了這些人的目標。沙漠缺乏水分,樹木根係發達,具有觀賞價值,偷挖這些沙漠樹種,將極大地加重土壤沙化速度。”
環境專家指出,即使是“死根”也不能挖。挖掘樹根會破壞植被和土壤,對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的是毀滅性破壞。
火是森林的大敵,在林區作業一不小心就會引起森林火災,給森林生態旅遊區造成巨大的損失。但是一些森林遊憩活動又離不開野外用火,而且旅遊者在遊覽過程中,有時也可能碰上突如其來的森林火災。因此,我們必須處理好野外用火與用火安全的矛盾,森林生態旅遊者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森林安全用火知識。
節假日,親朋好友三五成群結伴而行走進森林旅遊區,或野餐燒烤,或夜宿露營,充分享受回歸大自然的樂趣。然而遊客們在愉快遊玩的時候往往也是最容易喪失對安全警惕的時候。對森林生態旅遊而言,森林防火工作便是旅遊安全的一項重要內容。如果喪失了對森林防火的警惕,就有可能造成大禍,給原本健康快樂的旅遊生活帶來影響。森林旅遊區的旅遊安全用火,必須做好以下幾方麵的工作。
1. 提高相關人員的防火意識,確保林區旅遊安全用火從古到今,火災都是危害人們生命和財產的主要災害之一。對於火災,在我國古代,人們就總結出“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的經驗。我國多年來的森林防火工作實踐也證明,森林火災重在一個“預”字。當然,對於森林生態旅遊區的防火工作,同樣也應以防為主。而森林生態旅遊區做好火災預防工作的前提是提高旅遊區相關人員的護林防火意識。
調查統計顯示,在森林生態旅遊區發生的火災事故,大多數是由於遊客在旅遊過程中,思想麻痹、防火意識差,用火不慎或亂扔火種造成的。
因此,首先對進入森林旅遊區的遊客,必須加強森林防火教育,提高其安全用火意識,使“進入林區,防火第一”的口號深入到每一位遊客的心中。同時旅遊區的管理者和所有從業人員要嚴格遵守護林防火的有關規章製度,加大管理力度,及時發現製止旅遊者的不良用火行為。此外,要加強對旅遊區居民的防火意識教育,提高其護林防火的積極性和自覺性,使護林防火工作變成森林旅遊區每位居民的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