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全民皆兵:樹立保護森林意識(2)(2 / 2)

“紅木”是明清以來對呈現黃紅色或紫紅色的優質硬木的統稱,泛指花梨木、酸枝木、紫檀木等熱帶地區出產的珍貴木材。目前,市場上紅木價格年年攀升,一雙紅木筷子上百元,一套紅木家具數萬元、數百萬元,但仍有人購買。

因為我國的熱帶雨林資源非常有限,所以目前我國對熱帶雨林有較好的保護。市場上的紅木家具用材大多是由東南亞和非洲、南美洲等地流入的。地球的生態係統是一個整體,無論是哪個地區的熱帶雨林被砍伐,動物的棲息環境和整個地球的水氣維持環境都會遭到破壞,造成整體的生態失衡。2007 年,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發表的《世界森林狀況報告》指出,在2000 ~ 2005 年間,世界森林麵積以每年730 萬公頃的速度在減少,相當於兩個巴黎的麵積,而熱帶雨林的減少速度則更快。雨林是地球之肺,失去了雨林,地球將變得不堪設想。

讓我們從拒絕購買珍稀木材製品做起,保護雨林、保護珍稀樹種。

抵製大樹進城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用紙和生態環境有什麼直接關係。其實,紙是由樹“變”來的。一棵樹往往需要長幾十年才能被人類利用。我們應該了解到,節約用紙就相當於植樹造林。

還有,在各種生活垃圾中,因為過度包裝而增加的“美麗垃圾”占了很大的比例,這些外表華美的廢棄包裝物,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還使環境遭到汙染。商品越來越豪華和奢侈的包裝,不僅使普通消費者的經濟負擔加重,而且,一係列社會問題也會隨之而來。對此,人們呼籲廠家在包裝上盡量簡單實用,減少浪費,少愛護古樹名木

據報載,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參觀北京天壇公園時,曾經對著公園裏古老的側柏樹林發出深深地感慨:“以美國的科技實力,我們隻需要很短的時間就完全可以複製出你們的寰丘和祈年殿,但複製這些古樹,卻必須用上千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古樹名木是自然遺產,也可以說是一種活著的文物,是活的基因載體。對了解古代氣候、水文和生態環境而言,研究古樹名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我國,有數不勝數的古樹名木分布在各地。

這些大樹曆盡滄桑,它們見證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曆史,也是大自然頑強生命力的體現。

為了保護古樹名木,各地先後發出了地方古樹名木保護條例,並為古樹名木建立了“戶籍”和檔案。您如果想知道家鄉附近古樹名木的詳細情況,可以向當地林業或園林部門去了解,您的環保意識一定會因此而變得更強,同時,您也會為自己的家鄉感到驕傲。

保護樹木,拋棄豪華包裝用或不用豪華包裝;另外廠家對於商品的包裝也應承擔回收的責任,可經加工處理後重複使用,減少資源浪費。此外,每年聖誕節和元旦節,總會有很多買賀卡的人和賣賀卡的人,郵筒裏塞滿了各種各樣的賀卡。送賀卡是一種很好交流感情的方式,但是它所帶來的環境問題往往會被大家忽視掉。

我們呼籲減卡救樹的意義不僅僅是希望全社會的人少寄賀卡、多用電子賀卡,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件事使大家意識到保護樹木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提倡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積極地保護環境!

一頁紙就是一片綠色,珍惜一張紙,就等於造了一片林。遠離一次性紙杯、一次性木筷,用紙的背麵寫字,用舊掛曆紙包書皮,把廢紙與垃圾分開處理,都是節約用紙的表現。我們隻有一個地球,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節約每一張紙做起,珍惜和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節約一張紙,挽救的可能是一棵大樹,甚至整個森林,節約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

從古至今,中華民族一直把節儉作為一種美德。生活中,每個人都可以做到杜絕浪費。如果全國13 億同胞一起行動起來,真正做到保護環境,節約資源,它所彙集的力量將成為我們國家走向未來的支柱,同時也是我們民族對於地球和人類的饋贈。為了我們的將來,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