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根部害蟲
(1)根部害蟲的發生特點。一般而言,根部害蟲指生活在土壤中,主要危害森林植物、經濟林、園林植物、剛發芽的種子和幼苗的根部、嫩莖及幼芽等部分的害蟲,能造成嚴重的缺苗斷壟,給培植苗木和植物培育帶來嚴重損害。植物根部害蟲種類多、分布廣,危害蟲態主要棲居於土壤中,給防治帶來一定的困難,往往失去了早期診斷和防治的機會。因此,在規劃苗圃和造林前應調查了解主要地下害蟲的分布、種類及其發生量,因地製宜地采取適當措施控製其危害。
根部害蟲的組成及其分布發生與環境條件,包括土壤的質地、含水量、酸堿度以及苗圃地的前作、附近的農作物、林木、雜灌等有密切的關係。
如地老虎多發生在較潮濕的黏壤土地;蠐螬適於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螻蛄則多生活在溫暖潮濕且富有機質的沙土中。此外,如在農耕地建立苗圃,需注意前作的多食性地下害蟲。如前作為大豆,且常施未經腐熟的廄肥,則蠐螬危害一定較嚴重;在林間的采伐跡地或荒地上育苗和更新造林,則易誘來金龜子危害。
(2)常見根部害蟲。
白蟻類:屬等翅目的一類世界性的重要害蟲,國際昆蟲生理生態研究中心將其列為五大害蟲之一。林木白蟻嚴重危害林木,受害林木達300 餘種,嚴重時可造成樹木死亡,中國南方丘陵地區的杉木林基地蟻害率一般達40%~ 60%,嚴重時可達100%。可見這類害蟲的經濟重要性。常見的有黃翅大白蟻、黑翅土白蟻。
螻蛄類:屬直翅目、螻蛄科。螻蛄行為較活躍,食性很雜,主要以幼蟲、若蟲危害,喜食播下的林木種子和幼苗嫩莖及其根係,常造成嚴重的缺苗斷行,同時成蟲、若蟲常在表土層活動,鑽築坑道,造成播種苗根土分離,幹枯死亡,清晨在苗床上可見大量不規則隧道,虛土隆起。常見的有東方螻蛄、華北螻蛄和非洲螻蛄。蟋蟀類:屬直翅目、蟋蟀科。蟋蟀以若蟲和成蟲危害苗木及幼林的嫩莖和頂芽。國內分布的主要有大蟋蟀、南方油葫蘆、北京油葫蘆。
金龜類:金龜類的幼蟲總稱蠐螬,俗稱地蠶。金龜是對成蟲的總稱,屬鞘翅目、金龜科。這類害蟲除少數腐食性種類外,大部分為植食性,約占60%。害蟲的幼蟲——蠐螬,是對苗木、幼樹等根部造成嚴重危害的重要種類。常見的有銅綠麗金龜、紅腳綠麗金龜、東北大黑鰓金龜、華北大黑鰓金龜、棕色鰓金龜、暗黑鰓金龜、黑絨鰓金龜、大栗鰓金龜、蘋毛麗金龜、大雲鰓金龜、四紋麗金龜。
地老虎類:地老虎是鱗翅目夜蛾科切根蟲亞科一些種類的幼蟲總稱,俗稱地蠶、切根蟲和土蠶等。危害農林植物幼苗,切斷農作物根莖部,造成缺苗斷行,是一類危害嚴重的地下害蟲。在中國分布的主要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黃地老虎和八字地老虎,尤以小地老虎發生普遍和嚴重。
其他類群:金針蟲類及象蟲。
“無煙的森林火災”在給生態係統帶來災難性影響的同時,也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統計,鬆材線蟲、濕地鬆粉蚧、鬆突圓蚧、美國白蛾、鬆幹蚧等異域森林病蟲害每年侵害我國森林達150 萬公頃,造成農林經濟損失達574 億元人民幣。如隨木質包裝材料進口被帶入我國境內的鬆材線蟲,自1982 年在我國南京市中山陵首次發現以來,短短的20多年已擴散至全國10 多個省市,並造成1600 萬株鬆樹死亡,直接經濟損失18.2 億元人民幣,導致森林生態效益損失216 億元人民幣。
目前,我國正麵臨著由多年異擔子菌引起的針葉樹幹基腐朽病(簡稱“異擔子菌腐朽病”)入侵的危險,該病害已由歐洲大陸蔓延到與我國新疆相鄰的俄羅斯阿爾泰地區,一旦入侵,將對我國廣袤的森林造成毀滅性的破壞。據了解,我國目前還沒有將多年異擔子菌列為對外檢疫對象。為避免這場“無煙的森林火災”
第二節 “無煙火災”攻堅戰
美國白蛾幼蟲在我國境內蔓延,必須加強對異擔子菌腐朽病的檢疫和預防;下麵是幾點建議:
(1)將多年異擔子菌列為重要對外檢疫對象,並對其危害症狀、生物學特征、分布、寄主範圍、傳播途徑等作出詳細說明,並著手研究其檢疫措施和預防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