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地球之肺:森林與人類(5)(1 / 3)

紅杉之所以長壽,其重要的原因是由於其樹皮與樹幹中均含有豐富的單寧酸及類似的化學物質,這使得它具有極強的抗病蟲害的能力。同時,由於其樹皮厚達30 厘米,且不含樹脂,無論是有計劃地燒除林中雜草,還是森林火災,它都不會被火燒毀。此外,還跟紅杉獨特的繁衍後代的方式有關——除了可用種子繁殖外,紅杉也可采用組織培養或母株部分樹體進行分蘖繁殖,而且往往一株砍伐後的樹的根部也會長出新芽而成長為大樹,有時被風吹倒的樹從土中拔出的母根也能成長新樹。因此,它與那些單靠種子繁殖的樹種相比,具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紅杉對生存條件的要求非常苛刻,以至於它們的數量在不斷地減少。在1.4 億年前,紅杉曾遍布於北美大陸大部分地區,後來由於氣候的變化,這一樹種的分布範圍越來越小。目前,隻分布於從俄勒岡州西南部到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的太平洋沿岸約500 千米的狹長地帶。在多霧的環境及潮濕的地方,幼樹一年可長高60 ~ 90 厘米。北加利福尼亞州的氣候也正好滿足了它的生長條件,因為北加利福尼亞州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2000 ~ 3000 毫米),而且受太平洋洋流的影響,特別是夏天沿海一帶經常出現濃霧,這就為紅杉維持必要的濕度和生長環境提供了良好的條件。紅杉的材質優良,堅固而耐久,是建築用最理想的木材。但在美國已被列為瀕危樹種,絕對禁止采伐,即使是私人林地的采伐,也有極嚴格的限製。美國現已劃定了紅杉國家森林公園用來保護這種樹木。1980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美國紅杉國家森林公園列為世界珍貴自然遺產。那裏夏季溫暖濕潤,冬季寒冷但降雨充足,很適宜紅杉生存,成為紅杉真正的樂園。

梵淨山冷杉(平枝杉)為鬆科冷杉屬,是屬於國家一級的保護植物,是中國貴州省特有種,也是第四紀殘遺植物。僅殘存在梵淨山的局部地段,分布區域極其狹窄,數量非常稀少,加上結實率比較低,自然更新不良,因為保護才沒有導致滅絕。

梵淨山冷杉屬於鬆科,為常綠喬木,高度為22 米,最大圍 長65 厘米。冬芽卵球形。葉在小枝下麵呈梳狀,在上麵密集,向外向上伸展。葉上有樹脂道2 個,邊生或者是近邊生。球柏樹是最長壽的樹木,至今在古樹中,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古柏樹。

中國古柏很多,樹齡也大,所謂“千年鬆、萬年柏”,說明樹木中年歲大的以柏樹為首。陝西黃陵有相傳為黃帝親手植的一株柏樹(為側柏),恐為柏樹中樹齡最大者,株高近20 米,主幹下圍近11 米,被中外人士譽為“世界柏樹之父”。令人驚異的是西藏高原有古柏,在西藏靈芝縣巴結鄉,海拔3100 米的路旁有一柏樹,高50 米,最大圍長14 米,其樹體積極大,為目前已知古柏之首。四川劍閣翠雲廊有8000 多株古柏樹還是南北朝時栽的。樹形千姿百態,古人見之生趣,因此為這些柏樹取了許多名字,如廊之西,段清涼橋至垂泉鄉古道上有8 人合抱的“狀元樹”;有同生一根,分出幾枝的“仙人掌樹”;北段中有“劍閣柏木”,有需六七個人合抱的“元帥樹”、“阿鬥樹”;南段有“天官樹”、“白象飲水樹”、“猴兒爬樹”……據說翠雲廊的柏樹群始於秦漢,完備於宋明之際,就是說至今存活的老樹最古老的恐達近3000 年,最小的恐也有數百年。

果圓柱狀長圓形,直立,成熟的時候為深褐色,長5 ~ 6 厘米,直徑大約有4 厘米。種子長卵圓形,微扁,種翅倒楔形,褐色或者是褐色。梵淨山冷杉適宜在夏涼冬冷,雨量充沛的亞熱帶季風山地氣候。土壤為山地黃棕壤,較濕潤肥沃,pH值4.5 ~ 6.5。一般大多為純林,也有混交林。通常5 ~ 6 月開花,球果10 ~ 11 月成熟。結實的年齡在林緣為40 ~ 50 年,結實周期為4 ~ 5 年。球果出籽率少,加之林分鬱閉度大天然更新較差,因此幼苗長勢弱。冷杉隻是分布在貴州東北梵淨山海拔2100 ~ 2300 米地帶。它是貴州唯一殘存的冷杉屬樹種,對於研究植物區係、古氣候有著科學的意義。梵淨山冷杉屬於陰性樹種,耐陰性比較強,喜陰濕。梵淨山冷杉林在梵淨山東北坡的亞高山暗針葉林當中,經常有片狀集中分布,形成優勢種群,由於冷杉具有較為稠密的林冠,針葉又寬又長,樹梢通直,樹冠成塔形等特性,容易與其他針葉林及針葉樹區別,冷杉林的組成成分比較豐富,常與華鐵杉、南方鐵杉組成群落的優梵淨山冷杉也常與南方鐵杉組成群落勢樹種,高度一般10 ~ 17 米,喬木層第I 亞層種類單純,覆蓋度一般在20% ~ 35%範圍,第Ⅱ層高度為3 ~ 6米,常見的有杜鵑、山礬、槭樹、山櫻、花楸、吊鍾花等。灌木層在林下以育較好,但種類較為單純,多數地段以箭竹占優勢,高度一般為1.5 米,除了忍冬、繡線菊、懸鉤子等,草本層種子植物少,種群極不發育,多數地段被地衣、苔蘚類植物覆蓋。它的覆蓋度可以達到70%~ 80%,常形成厚厚的毯狀覆蓋。有的地段它的厚度可以達到30 厘米,草本層中常見的有豌豆七、莎草、牛毛毯、堇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