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能過濾空氣中的粉塵:樹木和森林也是人類環境的“除塵器”。全世界每年因工業生產而向大氣排放煙塵約1×108 噸,這些煙粒粉塵中除塵埃之外,還夾雜有油煙、炭粒、鉛、汞等致病物質,而樹木和森林對粉塵有很大的阻擋、過濾和吸附作用。當含塵量很大的氣流通過樹林時,風速降低。顆粒大的粉塵落在地下,細小的粉塵則被樹葉滯留,滯留的粉塵經降雨衝洗落到地麵,樹葉又可恢複吸附能力,繼續發揮滯塵作用,這樣反複不斷地將大氣煙塵轉變為地麵塵綠色視野溫室效應會使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溫室效應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脅人類,美國科學家近日發出警告,由於全球氣溫上升令北極冰層溶化,被冰封十幾萬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會重見天日。紐約錫拉丘茲大學的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家雜誌》中指出,早前他們發現一種植物病毒TOMV,由於該病毒在大氣中廣泛擴散,推斷在北極冰層也有其蹤跡。於是研究員從格陵蘭抽取4 塊年齡由500 年~ 14 萬年的冰塊,結果在冰層中發現TOMV病毒。研究員指該病毒表層被堅固的蛋白質包圍,因此可在逆境生存。
森林是天然保健室
森林也能淨化空氣土,從而使空氣中的含塵量明顯減低,使人類和其他生物免受塵埃之害。據測定,每公頃可滯留灰塵的數量,雲杉林為32 噸,鬆林為36.4 噸,水青岡林為64 噸。據南京林業大學在南京市測定,綠化地空氣中的灰塵比空曠地減少37.1%~ 60%。
森林能吸收有毒氣體:煤和石油的燃燒,以及各種有機合成工業生產都或多或少地排放出含有各類有毒物質的廢氣造成大氣汙染。有些有毒物質對人的身體健康危害很大,常常引起浮腫、肺氣腫、慢性支氣管類等疾病,嚴重時可造成人的死亡。
而樹木和森林具有淨化空氣中有毒物質的能力,其中一些有毒物質通過樹葉表皮上的氣孔進入樹體後,可以經過一係列轉化而成為無毒或低毒物質,自行解毒,有的還能轉變為有機物,構成樹體的一部分;一些有毒物質雖不能分解和轉化,但都能在葉子或其他組織中貯存起來,這種吸收和貯存稱為樹木的富集作用。某些樹木的富集能力很強,可以比正常含量高幾十倍至數千倍,這樣,大氣中有毒物質的數量就減少而空氣就得以淨化,也就減輕了對人類的危害。
森林具有殺菌性能,空氣中常含有塵埃和病菌,容易誘發人們的各種疾病,而樹木和森林是天然的滅菌能手。許多樹木的花、果、芽、葉等組織能不斷地分泌出一些特殊的揮發物(主要是萜烯、有機酸、醚、酮、醛等),這些物質不僅能散發出襲人的芳香,給人以舒適暢快的享受,而且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人們稱它為“植物殺菌素”。例如,檸檬葉放出的殺菌素可以殺死肺炎球菌、痢疾杆菌、結核菌及流感病毒;雲杉、油鬆、白皮鬆的揮發性對葡萄球菌的殺菌效果達99.2%以上。
由於許多樹木具有殺菌能力,所以森林區域空氣中的含菌量明顯減少。據測定,1 立方米空氣中的含菌量,在鬆樹或柏樹林內為500 ~ 700個,樟樹林內為1200 個,雜木林內雲杉的揮發性也能殺死葡萄球菌為1900 個,而林外則高達上萬個,有些樹木分泌的揮發物,還具有殺蟲或防腐等作用。例如,桉樹揮發物可以驅散蚊蟲,稠李、野櫻桃揮發物可殺死蒼蠅,樟樹揮發物可驅除蛀蟲,接骨木揮發物可驅逐鼠類。
森林能減弱噪聲:根據國家規定的衛生標準,通常把聲強級大於30 ~ 40 分貝的聲音列為噪聲。噪聲影響人的聽力和智力,損害人的中樞神經,已成為社會公害。樹木和森林如同綠色的“隔音牆”,以其高大而厚實的樹冠層吸收和消減噪聲,為人類提供寧靜的環境。據報道,營造40米寬的林帶,噪聲可減低10 ~ 15 分貝,成片的樹林可降低噪聲26 ~ 43分貝,有行道樹的街道可降低噪聲8 ~ 10 分貝。
樹木和森林之所以能減弱噪聲,是因為一部分聲波被樹葉向多方向不規則反射,另一部分聲波引起樹葉微振而被消耗,還有一部分聲波被樹葉表麵的氣孔和絨毛所吸收的緣故。森林能改善水質,據聯合國國際衛生組織統計,世界上85%的人都使用了有礙健康的水,在工業發達的國家,水質汙染尤為嚴重,已嚴重威脅著人的健康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