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中學化學演示實驗的教學操作(6)(3 / 3)

六要作歸納

觀察完後,在複習時應作歸納,以利鞏固。如氫氣還原氧化銅,可歸納為:

試管口稍向下,導管伸入試管底,先通氫氣後加熱,黑色粉末變紅熱,結束撤燈再停氣,紅色銅塊不變黑。

初中化學課本中物質的俗名

化學名稱俗名(或簡稱)分子式

汞水銀Hg碳金剛石、石墨(同素異形體)C磷紅磷、白磷(同素異形體)P甲烷沼氣CH4乙炔電石氣C2H2固態二氧化碳幹冰CO2三氧化硫硫酐SO3氧化鈣石灰、生石灰CaO氫氧化鈣熟石灰、消石灰Ca(OH)2氫氯酸鹽酸HCl氯化鈉食鹽NaCl氫氧化鈉燒堿、火堿、苛性鈉NaOH碳酸鈉純堿Na2CO3硝酸銨硝銨NH4NO3硫酸銨硫銨(NH4)2SO4碳酸氫銨碳銨NH4HCO3磷酸二氫鈣重過磷酸鈣、重鈣Ca(H2PO4)2二水合硫酸鈣硫酸鈣晶體、石膏CaSO4·2H2O五水合硫酸銅硫酸銅晶體、藍礬、膽礬CuSO4·5H2O七水合硫酸亞鐵硫酸亞鐵晶體、綠礬FeSO4·7H2O十二水合硫酸鋁鉀明礬KAl(SO4)2·12H2O中學化學演示實驗中的七項禁忌

課堂演示實驗是化學教師經常使用的教學手段,以此闡明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揭示化學變化的本質和規律。為使演示實驗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江蘇金湖縣中學李春際老師總結在進行實驗時應注意以下禁忌:

忌不考慮安全

安全是化學實驗的前提。我們在設計和操作演示實驗時,切忌不考慮實驗的安全。對易發生爆炸的實驗要慎做或進行改進,如氫氣和氯氣的光合反應,實驗不能用玻璃瓶做;對實驗中產生有害物質要進行必要的處理,如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共熱製取氯氣,實驗中要增加餘氯的吸收裝置,防止氯氣逸散使人中毒;實驗中若需要電源,應用低壓電源為佳,以免發生觸電事故。

忌直觀性差

演示實驗必須使教室內最後一排學生能看清楚,這是對演示實驗的基本要求。在實驗時應禁忌隻圖操作方便,不考慮實驗現象的明顯與直觀。做實驗盡量使用大型儀器,取用的試劑量要足夠多,儀器裝置要放高些,對產生有顏色的氣體、液體或沉澱,可用白色或黑色的板屏襯托,使物質的顏色能清楚的顯示出來。如堿的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藍色,因石蕊試液原來的紫色與後來變成的藍色,顏色相近,不易區分,實驗時可用白色的紙屏放在試管的背麵,也可用日光或燈光直接照射試管,學生能看出石蕊試液顏色的變化。

忌實驗操作不規範

中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教師的每一個動作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教師的實驗操作必須規範、準確和協調,切忌貪圖省事,實驗馬虎。如演示洗滌玻璃儀器的實驗,教師要按要求進行操作,先用洗滌液洗,然後用水洗,最後用清水衝洗幾次至儀器幹潔為止,不能圖省事省掉中間的步驟。教師的演示實驗必須一絲不苟,每步操作都要為學生作好示範。

忌不能合理的安排實驗時間

一堂課的時間是有限的,既要安排演示實驗,又要進行其他的教學環節。合理的安排好演示實驗的時間是必要的。要忌課前不作充分準備,實驗的成敗心中無數,以致不能完成課堂教學任務;也要忌貪圖省時,草率實驗,以致演示實驗達不到目的。

忌不啟發學生的思維

在設計和操作演示實驗時,首先要體現教育思想,有利於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切忌隻做實驗,不啟發學生的思維。如講到氫氣或一氧化碳的還原性時,為了較好地啟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這樣設計演示實驗:先照課本中的實驗演示,然後提出不用酒精燈加熱,能否完成實驗,經過學生的思考、討論後,教師用“Y”形導管把氣體發生裝置中產生的氫氣或一氧化碳一分為二,一部分氣體通入盛CuO的試管,另一部分氣體點燃,用於加熱CuO,學生通過觀察、思考,能較好地掌握氫氣或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還原性,使新的知識寓於實驗之中。

忌不能正確對待實驗的成敗

實驗的現象或由實驗得出的數據必須真實。為了保證演示實驗的成功,教師要在課前預做。

一個演示實驗的失敗,可能來自教師的操作,也可能由於儀器、藥品等方麵的原因。實驗若失敗,教師切忌篡改實驗結果,應查明原因,說明真相,在適當時間重做。

這樣,有助於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忌實驗裝置不配套,實驗台上雜亂無章

實驗裝置中的儀器選用要正確,儀器的規格要配套,整套裝置的布局比例要適當和協調,切忌頭重腳輕,左大右小,儀器的安裝要橫平豎直。在實驗時,要注意講台的布置合理,儀器及試劑瓶的排列也要分門別類,整齊有序,與實驗無關的東西應撤離講台,充分的展示出演示實驗的規範美和造型美,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