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滿目滄瘡的星球(7)(2 / 2)

2008年夏季,主要多雨帶位於廣西大部、雲貴高原、重慶、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山東東部、河北北部、京津地區、吉遼大部,這些區域發生洪澇的可能性較大。

拉尼娜年,由於熱帶太平洋海溫西暖東冷的結構,造成西太平洋暖池區對流活躍,容易造成夏季台風活動偏多,初夏生成台風和汛期影響中國的台風可能較為活躍,並有利於北上台風的活動。

中國海洋學家認為,中國在1998年遭受的特大洪澇災害,是由“厄爾尼諾——拉尼娜現象”和長江流域生態惡化兩大成因共同引起的。

中國海洋學家和氣象學家注意到,1997年在熱帶太平洋上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中國附近海洋變冷)已在一個月內轉變為一次拉尼娜現象(中國附近海水變暖)。這種從未有過的情況是長江流域降雨暴增的原因之一。

這次厄爾尼諾使中國的氣候也十分異常,1998年6月至7月,江南、華南降雨頻繁,長江流域、兩湖盆地均出現嚴重洪澇,一些江河的水位長時間超過警戒水位,兩廣及雲南部分地區雨量也偏多五成以上,華北和東北局部地區也出現澇情。拉尼娜也會造成氣候異常。中科院院士、國家海洋環境預報研究中心名譽主任巢紀平說,現在的形勢是:厄爾尼諾的影響並未完全消失,而拉尼娜的影響又開始了,這使中國的氣候狀態變得異常複雜。一般來說,由厄爾尼諾造成的大範圍暖濕空氣移動到北半球較高緯度後,遭遇北方冷空氣,冷暖交換,形成降雨量增多。但到六月後,夏季到來,雨帶北移,長江流域汛期應該結束。但這時拉尼娜出現了,南方空氣變冷下沉,已經北移的暖濕流就退回填補真空。事實上,副熱帶高壓在7月10日已到北緯30度,又突然南退到北緯18度,這種現象曆史上從未見過。

3.特點

(1)拉尼娜現象的征兆是颶風、暴雨和嚴寒,它與“厄爾尼諾”現象均會使全球氣候出現嚴重異常。

(2)拉尼娜一般出現在“厄爾尼諾”之後,通常情況下兩種現象各持續一年左右。然而1998年開始出現的“拉尼娜”現象卻持續了兩年,直到(2000年)6月才開始逐漸減弱。

(3)目前的研究還無法解釋此次“拉尼娜”現象和在其之前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為什麼會異常強烈,也不能解釋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拉尼娜”現象持續時間比以往延長了一年。

(4)研究人員曾於2007年1月和6月兩次觀測到“拉尼娜”現象出現減弱征兆,但後來的結果證明,這些不過是假象。在稍稍喘息後“拉尼娜”再次卷土重來。法國專家強調說,此次衛星發回的最新數據顯示,“拉尼娜”現象確實已明顯減弱,“女孩”這回是真的老了。

(5)拉尼娜和厄爾尼諾都是自然現象,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都會出現,卻截然相反。厄爾尼諾是指熱帶海洋溫度異常和持續變暖,拉尼娜指的是熱帶海洋溫度異常和持續變冷。

(6)厄爾尼諾出現的周期並不規則,平均每4年一次。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的第二年,都會出現拉尼娜現象,有時拉尼娜現象會持續兩三年。

(7)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包括使美國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變得異常幹燥,並使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有異常多的降水量,以及使非洲西岸及東南岸、日本和朝鮮半島等東北亞地區異常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