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前幾次一樣,新一輪的厄爾尼諾現象也影響到了中國。最明顯的表現是它能使來自東南部海洋上的夏季風強度減弱,造成夏季降雨帶的位置偏南,出現南方暴雨成災、北方旱象嚴重的異常現象。6~8月期間,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出現異常高溫,首都北京這一時期天氣悶熱異常,使得空調器的銷售出現空前興旺的景象。中國往年夏季高溫所在地區長江中下遊一帶,重慶、武漢、南昌、南京四大“火爐”卻有兩個“熄火”。地處北方的山東等省份因持續高溫,出現了罕見的旱災,黃河山東利津水文站斷流達222天,嚴重影響了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的生活。與此同時,南方許多地區的雨量大大高於往年,還有中國十一月十日全國大範圍降溫導致南方平均溫度比常年低了十多度冬天早了十五天,東北及北方比常年平均溫度低了大約十五度冬天早了一個月。據報道,澳門1997年全年前8個月的降雨量超過了過去40年的年平均降雨量;香港的降雨量也打破了有史以來的降水紀錄,“七一”香港回歸那天,持續不斷的大雨自始至終伴隨著隆重的交接儀式,令人印象深刻。總的來看,在厄爾尼諾現象的作用下,全國大部分地區冬季的溫度比正常年份高,南澇北旱現象比較明顯。
2.影響和危害
首先是台風減少,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西北太平洋熱帶風暴(台風)的產生個數及在中國沿海登陸個數均較正常年份少。
其次是中國北方夏季易發生高溫、幹旱,通常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當年,中國的夏季風較弱,季風雨帶偏南,位於中國中部或長江以南地區,中國北方地區夏季往往容易出現幹旱、高溫。1997年強厄爾尼諾發生後,中國北方的幹旱和高溫十分明顯。
第三是中國南方易發生低溫、洪澇,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的次年,在中國南方,包括長江流域和江南地區,容易出現洪澇,近百年來發生在中國的嚴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發生在厄爾尼諾年的次年。中國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爾尼諾便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
最後,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的冬季,中國北方地區容易出現暖冬。
根據近50年的氣象資料,厄爾尼諾發生後,中國當年冬季溫度偏高的幾率較大,第二年中國南部地區夏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北方地區往往出現大範圍幹旱。
據曆史記載,自1950年以來,世界上共發生13次厄爾尼諾現象。其中1997年發生的並且持續至今的這一次最為嚴重。主要表現在:從北半球到南半球,從非洲到拉美,氣候變得古怪而不可思議,該涼爽的地方驕陽似火,溫暖如春的季節突然下起來大雪,雨季到來卻遲遲滴雨不下,正值旱季卻洪水泛濫。
科學家們認為,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與人類自然環境的日益惡化有關,是地球溫室效應增加的直接結果,與人類向大自然過多索取而不注意環境保護有關。
根據對近百年來太陽活動變化規律與厄爾尼諾關係的研究,科學家發現太陽黑子減少期到穀值期是厄爾尼諾的多發期,並有2至3次厄爾尼諾發生。
1997年春夏之交開始沸騰的赤道“氣候開水壺”——厄爾尼諾,以其來勢之凶、發展之快、強度之大、危害之重堪稱百年之首,已被人民日報等新聞單位評為十大國際新聞之一,並且受到中國及世界各國高層決策者及環境、經濟學家的密切關注。
早在形成之初,江澤民總書記就要求有關部門研究厄爾尼諾事件對中國農業可能帶來的影響,國家有關部門邀請專家就此進行了谘詢,並向中央領導提出書麵報告。專家指出,厄爾尼諾的生態、環境、氣候效應以及對世界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應當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早期,人們對東太平洋出現的暖洋流興趣十足,為其取名為“上帝之子”。一是因為它常發生在聖誕節前後,更主要原因,它與當地的豐收年景有關。1925年人們目睹了秘魯附近發生的暖洋流,當年3月沙漠地區降雨量多達400毫米,而前5年降水總和不足20毫米。結果,沙漠變成綠洲,幾乎整個秘魯覆蓋著茂密的牧草,羊群成倍增多,不毛之地紛紛長出了莊稼……盡管人們也發現,許多鳥類死亡,海洋生物遭到破壞,但人們依然相信是“聖嬰”給他們帶來了豐收年。
幾十年過去了,人們對厄爾尼諾現象已有全新理解,特別對生態、環境、氣候乃至世界經濟的影響,有了較深刻的認識。科學家確信,厄爾尼諾特別是強厄爾尼諾會給世界經濟帶來巨大災難。中國科學家對1871~1997年發生的30餘次厄爾尼諾事件研究認為,以熱帶東太平洋地區洪水泛濫、熱帶西太平洋地區荒蕪幹旱為特征的厄爾尼諾,對世界的影響弊大於利。特別是90年代以來發生的4次厄爾尼諾,使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重大損失:澳大利亞發生數十年最嚴重的幹旱,糧食持續減產,經濟作物破壞嚴重;印尼、澳大利亞森林大火損失慘重,舉世矚目;厄爾尼諾還使美國東部出現少有的寒冬,造成能源、交通運輸等經濟損失數百億美元;東亞許多國家經曆了少有的冷夏,水稻嚴重減產。中國科學家認為,厄爾尼諾對中國的影響明顯而複雜,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麵:一是厄爾尼諾年夏季主雨帶偏南,北方大部少雨幹旱;二是長江中下遊雨季大多推遲;三是秋季中國東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連旱;四是全國大部冬暖夏涼;五是登陸中國台風偏少。除了上述一般規律外,也有一些例外情況。因為製約中國天氣氣候的因素很多,如大氣環流、季風變化、陸地熱狀況、北極冰雪分布、洋流變化乃至太陽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