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眾神之城——雅典衛城(2 / 2)

神廟的內部分成兩半。朝東的一半是聖堂,聖堂內部的南、北、西三麵都有列柱。為了使它們細一些,尺度小一些,以反襯出神像的高大和內部的寬闊,這些列柱做成了上下兩層,重疊起來。如果用通高的柱子,柱徑很粗,內部將擁擠不堪,而且尺度過大,神像也就受到壓製了。

神像是用象牙和黃金製成的,可謂價值連城,遺憾的是現在實物已蕩然無存,人們隻能從記載中來想像它的華貴了。

古希臘人知道我們眼中所看到的神殿和它的實際樣子並不完全相同。因此他們運用了許多技巧,即利用視錯覺來建造一座看起來無解可擊的神殿。例如:台階的麵如果完全平直,看起來反而像是中間下陷似的。因此神殿中的每一條水平線其實都是微微向上彎曲的。同樣,如果石柱筆直豎立的話,看起來好像有點向外傾斜,所以古希臘人建造梁柱時就將柱子稍微內傾。

帕提農神廟周圍柱廊內的簷壁上刻著連續不斷的浮雕,題材是節日時向雅典娜獻祭的行列,雅典娜的浮雕像在東端的中央。雕刻家把浮雕中的大隊人群的起點放在西南角,並分成兩路,一路沿南邊,一路經過西邊、北邊而到東端的雅典娜像前。

這些浮雕的人群和真正節日遊行的人群相呼應,融合一體,體現出雕刻家獨特的藝術構思。

在東部的三角形山花上雕刻著雅典娜誕生的故事,西部的山花上則雕刻著波賽冬和雅典娜爭奪對雅典保護權的故事。浮雕放棄了呆板、對稱的布局手法,使雕刻的內容和形式與山花的三角形有機地結合起來,創造出體態多變、構圖新穎的畫麵。

外簷壁的處理,是使用三隴板和隴間壁劃分成方整規則的小塊,其排列和柱子有機地結合起來。

三隴板之間的隴間壁上刻有小浮雕,題材是拉比斯人和半人半馬之戰,希臘人與西亞馬遜人之戰的故事,共有392塊浮雕,寓意希臘人戰勝波斯帝國。

整座帕提農神廟用白色大理石建成,除了雄健有力的陶立克柱式和生動逼真的雕刻外,還采用了大量的鍍金青銅飾件,以及鮮豔的紅、藍、黃為主的色彩。使帕提農神廟顯得更加雄壯,具有隆重的節日氣氛。

大家想知道古希臘建築師的設計圖下落如何嗎?最近一位敏銳的觀察者發現,在一座尚未完工的建築物的地基上,刻著那座建築的設計圖。

帕提農神廟不僅是建築史上的裏程碑,而且是藝術史上的傑作。它是希臘人智慧的表現,是希臘人建築藝術的結晶。

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

“八千裏路雲和月”,遊完了雅典古跡,我們又來到了意大利。小讀者們,關於這個國家,你們對它的了解有多少呢?它位於歐洲南部,大部分在亞平寧半島上。居民多信奉天主教,首都羅馬是古羅馬帝國的發源地。我們還知道意大利有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曾寫了一部喜劇,叫《威尼斯商人》,除此之外小讀者們對該國的建築藝術了解多少呢?下麵,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