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的“楊達”顯然就是被認為是武則天之母楊氏父親的那個“楊達”,而“楊則”就應該是武則天之母楊氏的兄弟、武則天的舅舅。但是墓誌中完全沒有明確提到他們和武則天以及武則天母族的關係。如果武則天之母楊氏確是楊達女兒、楊則姊妹的話,墓誌為什麼不提呢?而且作為武則天的母族,舅舅楊則隻任到縣令(還是偏遠地區的縣令),從兄弟楊哲隻任到州的司戶參軍,這與他們所具有的皇族親戚的身份似乎也不大相配。或者,這竟是武則天怕他們說出事實真相,而有意對他們采取的一種處置方式?
另一個旁證更屬推測了。從《隋書》卷43《楊達傳》中我們知道,作為隋宗室的楊達,是一個“有學行”的人。史稱其“為人弘厚,有居度。楊素每言曰:有君子之貌,兼君子之心者,唯楊達耳”。武則天之母楊氏若果真是楊達的女兒,理應也是敦厚知禮的人。但是我們看她的言行,卻完全不是這樣:為了複仇,她可以逼殺武士彠前妻的兒子,這不能算是敦厚;為貪美色,她可以與自己的外孫子賀蘭敏之私通,這也不能說是知禮。就是她的三個女兒,除小女早死外,次女武則天私生活之亂為眾所周知,而長女在丈夫死後,也是“及其女以後故出入禁中,皆得幸於上”的。甚至連她的外孫子賀蘭敏之、外孫女太平公主在婚姻和性生活上也是非常的自由和隨便。雖然這種自由是唐代初期的風氣,但尤以武氏家族最為顯著。這或許就與武則天父係母係家族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從這個角度看,武則天之母楊氏不像出身於“有學行”的隋代宗室,也就是說不像是楊達的女兒。
由此可推測,武則天之母楊氏可能就是與武士彠生活在同一地域,即生活在今山西地區的一個出身寒微的女子。所以當武則天被立為皇後還沒有編造她母族身世時,就本能地封她母親為“代國夫人”。隻是後來可能覺得這樣容易暴露其母出身的事實真相,才又找了個不含地域色彩的詞彙,封她的母親為“榮國夫人”了。
武則天麵首三千之謎
武則天作為中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身世並不顯耀。14歲時,他被唐太宗李世民召入宮為才人。太宗死後,則天人感業寺為尼。唐高宗即位,複召入宮,拜昭儀,進號宸妃,與王皇後、蕭淑妃爭寵,互相讒毀。永徽六年(655年)高宗立武氏為皇後。王皇後被廢不久,即與蕭淑妃同被則天害死。則天素多智計,兼涉文史,自顯慶末年起,乘高宗體弱多病之機,遂專國柄,威勢日重。上元元年(674年),高宗稱“天皇”,武後稱“天後”,宮中稱為“二聖”。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去世,中宗李顯即位,則天臨朝稱製。嗣聖元年(684年)二月,則天廢中宗為廬陵王,立睿宗李旦,繼續臨朝稱製。則天於天授元年(690年)稱帝,國號周。廢睿宗為皇嗣,改東都洛陽為神都。改年號為天授,自稱聖神皇帝。
武則天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女皇帝。人們說到皇帝,常常會首先想到“三宮六院”、“佳麗三千”。那麼作為女皇帝是否也需要“三宮六院”、“俊男三千”呢?據資料記載,武則天稱皇帝後,後宮養了很多麵首,麵首就是供武則天享樂用的漂亮男人。其中武則天較為寵幸的有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沈南謬、薛懷義等。但風流的武皇一旦有了性自由以後,她是不可能隻擁有幾位麵首就滿足的,她開始大膽放縱自己,嗜欲無度,通過各種渠道為自己搜羅麵首,那麼武則天究竟有多少麵首呢?
史書稱武則天有麵首三千,可與男性皇帝匹敵。但這種說法傳說的成分較多,不可輕信。不過,我們可以從武則天通過種種手段來搜羅麵首的有關記載中來推斷武則天究竟擁有多少麵首。
武則天麵首的來源有很多渠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太平公主所獻。常言道:“飽暖思淫欲。”平民百姓尚且如此,何況有帝王之尊且永不服輸的武後呢?她認為曆代皇帝可以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難道女人就應該從一而終嗎?長長黑夜,孤寂一人,這哪裏像個女皇呢?於是她為自己平反,廣選“妃嬪”,當然這些“妃嬪”都是一些高大英俊的男人。武氏大權在握,至高無上,文武百宮無一敢抗命。一些朝廷大臣為討好女皇,自薦為武氏廣擇“美男”,如挑選美女一樣,挑選貌美體健的男子,結果被選人宮中的,個個貌比潘安。然而選嬪妃有姿色就夠了,但作為麵首,光有英俊的外表是不夠的。武後雖年過花甲,但養生有道,再加脂粉釵環,真是姿色不減當年,但人的生理變化是不能夠改變的。繡幃之間,武後不能夠隨心所欲,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可憐那班徒有其表的俊男兒,進宮不出三五天就被侍衛捆了手腳,扔在禦苑中的萬生池中,喂了蛇蠍。作為武後的女兒,太平公主獨具慧眼,一眼看穿母後的苦楚,於是親自出馬,以身試驗,終於物色到難得的“寶物”,送與母後,真是雪中送炭,大解武後之饑渴,真是知母莫若女。張易之、張昌宗、沈南謬、僧惠範這些以“陽道壯偉”而受武則天寵愛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經過太平公主親自體驗、細心挑選的。唐朝享樂事件中,母女共用一男,大家共享,也成為時尚。還有就是那些自我感覺很好的男子向女皇“毛遂自薦”。據《舊唐書》載,柳良賓是由自己的父親推薦的,同時被薦的有侯祥雲,“子良賓潔自美須眉;左監門衛長吏侯祥雲陽道壯偉,過於薛懷義,專欲自進奉宸內供奉”。除了自己的女兒推薦、官僚推薦、男寵自薦,武則天還經常密派宮廷內的官員到民間秘密搜羅。據說當時宮中女才人上官婉兒就曾接受過這樣的任務。上官婉兒出發前,武則天還就如何挑選男子向她麵授機宜:男子鼻子大、隆直,必陽道壯偉。經過這眾多途徑,武則天的後宮自然“麵首三千”了,為了對這些麵首加以管理,698年,則天女皇成立了控鶴監。控鶴監是則天朝所獨設的一種機構,它的設立,大概是與則天女皇的崇道思想有關。699年初月,則天女皇又設控鶴監丞、主祭官;到了700年初,則天女皇又將控鶴監改為奉震府,由張易之、張昌宗二兄弟管理,儼然與過去“三宮六院”無異,張氏兄弟就像是東西宮的“皇後”、“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