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684年-705年在位,本名武照,稱帝後改名為武曌,高宗李治皇後,後稱帝。性格聰慧、倔強,善權術。中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在位15年,實際執政近半個世紀,大開科舉,破格用人,知人善用,容人納諫;獎勵耕織,發展生產,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口增加。但是武則天逼害王後、蕭妃,殺害親子,大封武氏諸王,重用酷史,嚴刑峻法,冤獄叢生,晚年好大喜功,生活奢靡也受到了曆史的譴責。她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她對曆史所作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先後被尊稱為“聖母神皇”、“聖神皇帝”和“金輪聖種皇帝”等,病死,終年82歲,死後與高宗合葬於乾陵(今陝西乾縣粱山)。
武則天身世之謎
武則天的身世,長期以來是一個謎。陳寅恪先生在《李唐武周先世事跡雜考》中已指出武則天之父武士彠“其起家之始末皆不能詳”,又在《武曌與佛教》中指出武則天之母楊氏是“隋宗室觀王雄弟始安侯達之女”。從有關武則天身世的史料中發現,武則天之父武士彠的身世不明殆無疑問,但是,武則天之母楊氏果真是隋宗室楊達的女兒嗎?
楊達確實是隋宗室楊雄的弟弟,在《隋書》卷43有傳。如果武則天之母楊氏確是楊達的女兒,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出身,本可以大張旗鼓地宣傳,可是為什麼在史書中卻很少記載呢?我們看《舊唐書·後妃傳》,凡後妃的出身,若可查知的話,均有記錄,比如記唐高祖皇後竇氏,其母是周武帝的姐姐;唐太宗皇後長孫氏,其母是隋揚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兒。楊達任官至納言,雖不如周武帝,但卻比揚州刺史高貴,如果武則天之母楊氏確是楊達的女兒,按常理,應該堂而皇之地寫在史書上,但事實恰恰並非如此。
查《舊唐書》卷6《則天皇後本紀》,隻寫其“父士彠,隋大業末為鷹揚府隊正”,不提其母;在卷183《外戚傳》中也隻說武士彠“又娶楊氏”,而不提這“楊氏”是隋宗室楊達的女兒。《新唐書》也同樣,在卷76《後妃上·則天順聖皇後武氏傳》中,隻說其父武士蓑“又娶楊氏”,不提這“楊氏”的出身。我們知道,當唐高宗要立武則天為皇後時,反對派的一個重要論據就是武則天出身微賤。如果武則天之母楊氏確是隋宗室楊達的女兒,這出身應該說就不是微賤了,那麼唐高宗和武則天在當時為什麼不大力宣傳其母係的高貴出身呢?
武則天的出身,當時實際上已有定論。駱賓王就說她“地實寒微”。聖曆元年(公元689年)突厥默啜起兵,也說“我可汗當嫁天子兒,武氏小姓,門戶不敵”。武則天自己也知道她出身寒微,在這一問題上特別敏感,不願看到別人“卑我諸武”。從這一心理狀態出發,結合在爭立皇後時受反對派攻擊的出身問題,據推測武則天在被立為皇後之後,就開始編造她的出身了。可能由於父係一支不易編造,於是就隻編造了母係的高貴出身。關於這一點,尚無確切史料證明,但似乎也有一點線索。《新唐書》卷76《後妃上·則天順聖皇後武氏傳》中說武則天在經過殘酷鬥爭後被立為皇後,然後,“後乃製((外戚誡》獻諸朝,解釋譏噪”。我們要注意“譏噪”二字。也許是武則天被立為皇後後,朝廷上下不服,議論紛紛,譏諷者有之,喧噪者也有。為了平息這種場麵,武則天就找了些文人,替她編出了出身經曆,以《外戚誡》的形式公布於眾,對眾人的疑問作出解釋。到李嶠作《攀龍台碑》,這個故事就編得比較圓滿了。
李嶠在《攀龍台碑》中說:“時帝(指武則天之父武士覆)先缺中闈,高祖親為求偶,謂帝曰:‘隋納言遂寧公楊達,才為英傑,地則膏腴,今有女賢明,可以輔德……’於是特降綸言,俾成姻對。高祖自為帝婚主。”這段碑文顯然不真實,所以後之修史者都不予采用,因此我們在新舊《唐書》、《資治通鑒》等史書關於唐高祖的事跡中,絕找不出有關這次主婚活動的任何記載。但是武則天及她的禦用文人們仍在刻意宣傳這一出身。
武則天可說是中華盛世貞觀與開元的承前啟後者,她的一生如此絢爛多姿,叱吒風雲、縱橫天下數十載,令無數英雄競折腰,對中國後世社會產生了莫大的影響,那麼,在今人心目中,她到底是什麼樣的形象呢?我們究竟應如何看待這個曾經站在權力巔峰的女人呢?
新舊《唐書》中有關武則天之母楊氏出於隋宗室楊達的記載總共隻有兩處。一處是《新唐書》卷100《楊恭仁傳》,及臨朝,武承嗣武攸寧相繼用事。後曰:“要欲我家及外氏常一人為宰相。乃以(楊)執柔同中書門下三品”。武承嗣罷相是在如意(692年)元年,武攸寧為相則在聖曆(698年)初年,都在武則天稱帝之後,楊執柔為相更在其後。這時武則天編造的出身故事已經完善,所以雖然楊執柔本人極無足稱,但仍要以這個“外家”為相,以顯示她母族出身的可信。其用心顯然在於宣傳而不在授職。另一條記載見《舊唐書》卷52《後妃傳下·玄宗元獻皇後楊氏傳》(參見《新唐書》卷76《後妃傳上》)。《傳》中說皇後楊氏“曾祖士達,隋納言,天授中以則天母族,追封士達為鄭王,贈太尉”。“天授(690年)中”,武則天已為皇帝,因此這種所謂的“追封”也就具有了明顯的宣傳意義。以上兩條史料顯示的隻是武則天編造身世以後的宣傳,因此即使任楊執柔為相、以及追封楊達都是事實,也並不意味著武則天之母出身於隋宗室就是事實。
此外還有兩個旁證。我們知道,隋宗室楊達應該有子女,也就是說如果武則天之母楊氏確實是楊達女兒的話,那她就應該有兄弟,而武則天成為皇後後,似乎也應該宣傳她的舅舅以及從兄弟們,並提高他們的職位。但是事實似乎仍然並非如此。周紹良主編的《唐代墓誌彙編》收有一方《大唐故千牛岐州司戶參軍事楊君墓誌銘並序》。誌文說:“君諱口哲,華州華陰人也……祖達,隋黃門、中書二侍郎,二(當作“工”)部、吏部二尚書,納言,遂寧郡公,皇朝贈尚書左仆射。父則,邛州臨邛縣令,襲遂寧公……(君)上元二年十月廿日,殯於洛陽教業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