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國獨特的濕地不止30處,還有許多濕地沒有被引起足夠重視,至今仍無人問津。
3.花花世界——我國濕地植物種類組成
我國的濕地生存環境類型眾多,其間生長著多種多樣的生物物種,不僅物種數量多,而且有很多是我國所特有,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和經濟價值。
我國濕地植物具有種類多、生物多樣性豐富的特點。我國濕地植物已記錄的有2760餘種,按生長環境可分為水生植物、濕生植物和鹽生植物三個生態類型;按生物演化級別分為濕地高等植物和濕地低等植物。
我國濕地植被約有101科,其中維管束植物約有94科;濕地高等植物約有225科815屬2276種,分別占全國高等植物科、屬、種數的63.7%、25.6%和7.7%,包括苔蘚植物、蕨類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四類,而高等植物中屬瀕危種類就有100多種。
苔蘚植物有64科139屬267種,其中以鳳尾蘚科為最多,其次為柳葉蘚科、泥炭蘚、青蘚科、蔓蘚科等。
蕨類植物有27科42屬70種,其中金星蕨科種數最多,其次為木賊科、蹄蓋蕨科。
裸子植物有4科9屬20種,包括鬆科、杉科、麻黃科和買麻藤科。
被子植物有130科625屬1919種,以禾本科種數最多,其次是莎草科、菊科、唇形科、蓼科、毛茛科和黎科等。
中國濕地低等植物包括藻類植物、地衣植物、菌類植物。由於各植物帶受區域自然地理條件影響,濕地植物區係複雜。
中國濕地植物主要是屬於溫帶分布、泛熱帶分布、亞熱帶中國獨有、北極高山分布等4種分布區類型。以溫帶分布為主,它們的屬數和種數及所占比例均占首位。
在中國濕地植物中,有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6種:中華水韭、寬葉水韭、水鬆、水杉、蓴菜、長喙毛茛澤瀉;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11種。
中華水韭屬於濕地植物的瀕危物種,主要分布於我國長江流域下遊局部地區江蘇(南京)、安徽(休寧、屯溪)、浙江等地。由於農田生產建設和養殖業的發展,自然環境變遷和水域消失,中華水韭在許多地方已經瀕臨滅絕了。
中華水韭是多年生沼澤植物,植株高15~
30厘米;根莖肉質塊狀,屬亞熱帶物種,主要生長在淺水池沼,塘邊和山溝淤泥土上;伴生植物有節節草、無根藤、蓮子草、水蓑衣及黃槿等。
中華水韭屬水韭科中唯一生存的孑遺屬植物,在分類上被列為小型葉蕨類,但它既不同於其他成員如石鬆、卷柏、木賊,也不同於其他葉長而成線形,沒有複雜的葉脈組織的種類。因此它在係統演化和東亞植物區係上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荷葉鐵線蕨又叫“荷葉金錢草”,僅發現於四川萬縣和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局部地區,已瀕臨滅絕。適於溫暖、濕潤無蔭的岩麵薄土層、石縫或草叢中,喜中性偏堿土,早春發葉,7月後形成孢子囊群,8~9月孢子成熟,可用分株或孢子繁殖。株高5~20厘米。
這種草是我國特有的物種,是鐵線蕨科最原始的類型,具有重大研究價值,中藥藥用曆史悠久,植株形態別致優美,觀賞性強。
岷江柏木屬於植物漸危物種,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米,分布於我國四川岷江流域、甘肅白龍江流域海拔890~2900米的峽穀兩側或幹旱河穀地帶。氣候適應特點是冬季長而嚴寒,夏季溫涼,幹濕季明顯;喜光耐旱,對坡向選擇不嚴,多生於立地條件極差的懸崖陡壁;一般生長緩慢,花期4~5個月,球果翌年夏季成熟。
岷江柏木為我國特有,是長江上遊水土保持的重要樹種,也是高山峽穀地區中幹旱河穀地帶荒山造林的先鋒樹種。
銀杏屬於稀有植物物種。又名白果,是著名的“植物活化石”。
曾廣泛分布於北半球。
銀杏是落葉大型喬木,高可達40米,胸徑可達4米,雌雄異株,主要分布地屬亞熱帶季風區,水熱條件較優越。野生狀態的銀杏僅散見於浙江天目山海拔300~1100米的闊葉林內和山穀中,我國有3000年以上的古樹,初期生長較慢,雌株一般20年左右開始結實,500年時仍可結實,一般3~4月萌動展葉,4月上中旬開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種子成熟。
銀杏是銀杏科唯一生存的種類,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對煙塵和二氧化硫有特殊的抵抗能力,為優良的抗汙染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