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火山噴發的功與過——火山學習篇(4)(3 / 3)

五大連池火山群保存完好的火山口和各種火山熔岩構造,如多層流動單元構造、結殼熔岩構造、渣狀熔岩構造、噴氣溢流構造(噴氣錐和噴氣碟)、熔岩隧道構造等以及浩渺的熔岩海,堪稱火山奇觀。加上區內特有的兼為飲用與治療的碳酸泉,使其成為旅遊觀光和治病、療養的著名火山風景區。

五大連池火山群因保存了這樣完整、典型、壯觀的火山地貌,而被譽為“火山博物館”。而今它已成為中國第一個火山自然保護區,它既是旅遊者欣賞各種美妙火山風光的景區,也是火山地質科學研究和教學實習的天然基地。

(3)騰衝火山

騰衝火山區位於雲南省西南邊陲,包括騰衝縣絕大部分及梁河縣一小部分。山奇水秀,自然資源豐富,人文景觀眾多。但區內最壯麗的景觀是火山、熱海和地震。

騰衝是我國最著名的火山區之一,區內有68座新生代火山分布,溫泉139處。同時騰衝又是中國西部著名的地震活動區,集火山、地熱、溫泉、地震活動為一體,這在世界其他地方也不多見。

300多年前,徐霞客考察了騰衝火山與地熱,對徐霞客遊記中記載的1609年打鶯山火山“山火”是否為火山噴發起因,迄今沒有找到年代學等有關方麵的證據。從李根源《烈遺山記》中描述的“騰衝多火山,誌載明成化、正德、嘉靖、萬曆年間(1465年~1620年)火山爆發多次”,說明幾百年前,騰衝火山區有過噴發活動。

騰衝火山區是我國活火山區地熱顯示最顯著的地區,如熱海地區的水溫都在100℃左右,近年的水熱活動似有增強趨勢,發生多起水熱爆炸事件。深部地球物理探測表明,騰衝火山區的熱海熱田附近地殼有明顯的低速異常。騰衝火山區位於印度板塊向北和向東碰撞帶交界的雅魯藏布大拐彎附近,目前各種構造活動很激烈,這自然也增加了人們對騰衝火山再次噴發的憂慮。專家認為,騰衝火山有繼續噴發的潛在危險。

“九五”期間,中國地震局、雲南地震局建立了騰衝火山觀測站,建立了流動地震台網、水平形變網、水平和重力觀測網、超低頻電磁波觀測台,新鑽一口120米的地球化學綜合觀測井,開始了火山的綜合監測。

(4)鏡泊湖火山

鏡泊湖火山位於黑龍江鏡泊湖西北約50千米,在張廣才嶺海拔1000米的深山區。在方圓20千米範圍內有內岩壁陡峭形狀不同的七個火山口連在一起,在3號與4號火山口之間,有熔岩隧道相通。鏡泊湖火山是爆發的休眠火山。經千萬年滄桑變化,成為低陷的原始林帶,故稱火山口原始森林。這些火山主要為火山彈、岩餅、火山渣、浮岩、火山礫、火山砂等火山碎屑岩和熔岩組成的火山錐體,熔岩分布於火山口周圍,大量充填於河穀。鏡泊湖全新世火山噴發和熔岩流造就了現代火山景觀(包括火山口森林、熔岩隧道和吊水樓瀑布)與早期的火山堰塞湖-鏡泊湖一起組成著名的火山風景區。附近處有小北湖、鴛鴦池及熔岩洞等景觀,構成奇特的熔岩風光。

在地質學上,鏡泊湖屬於“斷陷-堰塞湖”。據專家考證:在距今一萬多年前,古湖盆的西北方向有一組火山群,地理學稱之為“鏡泊火山群”。

火山群爆發噴射出大量的熔岩流,以石頭墊子河為通道向東南方向宣泄,堵塞了牡丹江河道,便在湖的南部形成了一道玄武岩堰塞堤,使水越積越多,久而久之形成了高山湖泊。湖中的島嶼,有的是斷裂後的殘塊,有的是原湖盆的邊緣,構造不一,景色各異,水平如鏡,恬靜明麗。

位於熔岩流下遊的吊水樓瀑布,瀑布落差60餘米,是鏡泊湖的著名風景點。熔岩隧道是鏡泊晚期河穀熔岩的主要特征之一,正逐步開辟為旅遊觀光景點。從火山口森林地區至湖南屯26千米長的範圍內,發育了很多地下熔岩隧道,單個延伸最長者近2千米。“洞天一品”是當地旅遊局給位於火山口森林地區的3、4號火口之間的一個寬約5米~10米,高約2.5米~6米通道的美稱。根據通道頂、壁尚存的熔岩乳滴,推測原為3號火口的一個熔岩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