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寶鎮國公,盛宣懷時來運轉
盛宣懷走對門路當上了朝廷大官
盛宣懷終於結交上權貴鎮國公載澤。
載澤是康熙皇帝第十五子愉恪郡王允禑之五世孫,因嘉慶皇帝第五子惠親王綿愉之第四子奕詢無子,奉旨過繼為嗣,襲輔國公,晉鎮國公,加貝子銜。載澤雖然出身皇族,但到了他這一代已經被愛新覺羅家族邊緣化了。身為清政府執政集團少壯派的代表,載澤決定通過政治婚姻擠進權力中樞。
葉赫那拉·桂祥有兩個很有名的女兒,一個叫葉赫那拉·靜芬,在慈禧太後的命令下,已經嫁給了光緒皇帝,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後。桂祥的另一個女兒葉赫那拉·靜榮,則成為了載澤的福晉。桂祥是慈禧太後的二弟,載澤自然就成了慈禧太後的侄女婿,與光緒皇帝成了連襟。
盛宣懷通過坐探陶湘向載澤送現金,載澤也對盛宣懷相當賞識,稱他“諳於財政,為是時第一流人物”。盛宣懷向載澤表達了自己希望進入朝廷高層的願望,並提出了重組漢陽鐵廠、大冶鐵礦、萍鄉煤礦的龐大計劃,承諾為載澤留存重組後的漢冶萍公司股票,“其暗號曰‘如春’,謂帝澤如春也”。[79]載澤收下了盛宣懷的現金、股票大禮。
盛宣懷的門子走對了。1908年年初,盛宣懷就接到朝廷的任命:郵傳部右侍郎。盛宣懷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整合旗下的實業資源,擺脫資金鏈緊張的困局。
袁世凱奪走輪船、電報產業後,留給盛宣懷的隻有大冶山鐵礦、漢陽鐵廠、萍鄉煤礦以及並不賺錢的紡織業。輪船、電報曾經是漢陽鐵廠最大的投資方,也是漢陽鐵廠最大的資金拆借方。北洋集團接管輪船、電報後,漢陽鐵廠這種對資金量需求極大的重工業企業立即陷入資金困局。
“鐵廠招集之商股,即輪電兩公司之股商,惟恃兩公司之稍有盈餘,以輔鐵廠之不足。”盛宣懷一直希望袁世凱看在發展民族工業的分兒上,能夠對輪船、電報兩大產業放手,因為漢陽鐵廠跟輪船、電報“利害相依,視為命脈,大約該鐵廠立腳未定之前,無論何人接辦,其勢皆能合不能分”。[80]袁世凱沒有理會盛宣懷,奪走輪船、電報,斷絕了鐵廠養命之源。
盛宣懷一直在圖謀重奪輪船、電報的控製權。他加入岑春煊、瞿鴻禨聯盟,沒想到聯盟迅速崩潰;他結交清政府權貴,卻又總是不對路。在“輪、電兩局接濟之路已絕”的情況下,盛宣懷一旦放棄漢陽鐵廠,就意味著可能失去重奪輪船、電報的政治籌碼。為了保證漢陽鐵廠的正常運轉,給清政府執政精英們一個改革幹才的印象,盛宣懷唯一的出路是“非另借巨款不辦”。[81]
為了解決漢陽鐵廠的燃料問題,盛宣懷招集百萬商股,讓萍鄉煤礦項目上馬。大冶鐵礦、漢陽鐵廠、萍鄉煤礦三駕馬車對資金的需求越來越大,從國內錢莊票號拆借的資金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需求,盛宣懷隻能從國際金融機構進行貸款。
日本一直是漢陽鐵廠最大的貸款客戶,在日本內閣與日本駐華使領館的謀劃下,1903年至1907年,日本方麵一共向漢陽鐵廠貸款20萬兩白銀、660萬日金。涉及的金融機構有大倉組、興業銀行、三井物產會社、正金銀行。1904年,盛宣懷還向俄國華俄道勝銀行借131971.44兩庫平銀。抵押物均為礦石、鋼鐵銷售權、物業、車輛等。[82]
國際貸款是一把雙刃劍。漢陽鐵廠通過貸款緩解了資金壓力,保障了技術改革和企業擴建。同時,日本通過苛刻特殊的條款,全麵滲入到與漢陽鐵廠相關的企業,成為漢陽鐵廠整個產業鏈的實際控製人。
1907年8月10日,慈禧太後突然下令張之洞進京,並改由盛京將軍趙爾巽出任湖廣總督。[83]盛宣懷頓時有一種黑雲壓城的危機感,漢陽鐵廠在1896年重組時,將湖廣總督作為漢陽鐵廠監護人這一條寫入了公司章程。漢陽鐵廠民營化重組後,張之洞對漢陽鐵廠和盛宣懷扶持有加。張之洞離開後,新任湖廣總督趙爾巽順理成章地成為漢陽鐵廠的監護人,盛宣懷和漢陽鐵廠的命運就將掌握在趙爾巽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