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各懷心思(2 / 2)

而吳正剛才的一番話,他又進一步肯定了一點:從人品上來,吳正應該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這讓他的心思變得急切起來。

當吳正結束發言時,他立即就發起了請求:“吳董,現在離開餐還要一會吧,能不能先帶我們去參觀一下這棟大樓和你的食府?”

翁晉君覺得,這麼漂亮的大樓,這麼豪華的餐館,如果不好好看看的話,一會接待宴會讓他吃得難以心安。

在他看來,了解一家企業的實力,可以從細節方麵看出很多。

在場的華商們也有著同樣急切的心思。

他們從香港飛抵長市後,一下飛機,就被接到了酒店,出了酒店,就被接進了食府的宴客廳,好多地方都還沒來得及看。

大家尤其是對吳正的產業很感興趣。

而在這些人裏麵,心情最為迫切的是陳信助。

他既是開餐館的,又是做商品貿易的。

上次在紐約時,他就已經和吳正達成了意向,想要把吳大廚集團的那些產品推向歐美市場。

對於專業做貿易的他來,他來大陸投資的興趣並不大,他的目標是把大陸一些出色的產品推向歐美市場,尤其是那些在華人中比較受歡迎的產品。

而在這裏麵,最為靠譜的自然又是吳氏企業的那些味道一級棒、包裝精美的食品之類的。

因此,他現在不僅想參觀吳正的產業,還想了解吳氏企業的相關情況,好為接下來的合作洽談做準備。

商人逐利。

這一概念對於陳信助來也適合。

身為一個商人,他心裏所想的自然是利益最大化,因此在跟吳氏企業的合作中,他也得謀求己方利益最大化的方案。

據中美之間的彙率差價特別大,因此大陸的東西相對歐美來,成本特別低!

據大陸人對出口創彙的欲望很強烈,因此對利潤的要求並不高!

對於此次的大陸行,陳信助還是做好了充分準備的,他預先了解了很多很多。

因此,對於這次合作,他的期望值也是特別高。

心裏有著算盤的遠不止這麼幾個人。

比如孫清河。

上次在紐約時,他也是第一批見到吳正之人。

和陳信助一樣,他也是從事食品、商品貿易的,隻是規模要比陳信助稍微一點點。

對於和吳氏企業的貿易合作,他和陳信助一樣心動,隻是一不心之間,就被陳信助占據了先機。

但他認為,先機就不一定代表勝機,一旦有可能,他希望能找到機會從中插一竿子。

……

生意場上就是這樣的。

不管吳正得多動聽,也不管他得多感人,從利益角度來講,大家各自打算盤還是免不了的。

而對於吳正來,他卻暫時沒想這麼多。

在他看來,自己隻要做好這個東道主,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

而對於大家要求參觀集團大廈這個要求,他覺得是合理的,可以滿足的。

在接待宴還需要一會的情況下,帶著大家參觀一下集團大廈也無妨。

“走吧,那就先看看我們的吳大廚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