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真的沒那麼簡單。
要解決的問題不是一般的多。
首先是節目內容的問題。
在歌廳,一個節目隻要是受歡迎,重複個把月都沒太大問題,這其中的原因,是因為歌廳每晚的觀眾都在換,很少有人泡歌廳。
但電視不同。
在這個娛樂還很缺乏的年代,家有電視機的,一般是條件相對較好的。
就算是這些條件較好的人,也是把電視當寶貝,基本上是一有時間就泡在電視機跟前。
再加上這個年代的電視頻道本身就少,因此一個好的節目一出來,立即就所有人都熟悉了。
這意味著,上電視的節目是不可以重複的。
如此一來,節目的創新就有很深的難度。
而且還有一點。
在歌廳,因為受眾麵,也不會被記錄下來,因此節目接地氣一點、粗俗一點沒關係。
可在電視上卻不行。
電視是一個受眾麵廣、風格也很正的大眾媒介,可以娛樂,可以貼近生活、接地氣,但決不能粗俗。
在向歐陽胖胖灌輸自己計劃的過程中,吳正先把這一難度告知了歐陽胖胖。
“老板,你的這個節目,就算一個星期上一期,也會為難死我啊!哪有那麼多節目可上啊?”
歐陽胖胖先出了第一個難題。
這確實是一個難題。
吳正算了一下,這樣一個節目,就算一周一次,每次一個時左右的時間,如果純粹用節目來堆砌的話,確實沒那麼多節目可上。
就算是歐陽胖胖再努力,去挖掘再多的節目來,也無法滿足節目的需求。
看來,得另想辦法。
好在吳正是過來人,他前世看過的電視節目還不算少。
很快他就有了辦法。
“簡單啊,就以訪談加遊戲再加節目的方式來做這個節目,增加一些文化方麵的內容,發掘一下節目背後的故事,再和演員來點互動,然後再加上節目本身,內容就足夠充實了。”
他幾乎是照搬後世的《向上》、《快樂大本營》等的思路。
這可是經受過驗證、很受觀眾喜歡的節目模式。
歐陽胖胖立即就覺得眼前一亮。
是啊,我怎麼沒想到呢?
在歌廳時,很多觀眾不就喜歡聽主持人和演員互動嗎?
可以在這方麵做文章啊!
而且,這樣的模式做好了,反過來又可以部分應用到歌廳上來。
一舉兩得!
可他還是發愁。
“老板,就算是這樣,這節目的數量也還是不夠啊,上電視的要求又那麼高,很多歌廳的節目根本就上不去!”
他又繼續倒苦水。
“這正是我想要跟你的!”
“別是上電視,就算是歌廳,你的節目也還有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有特色的節目還是太少,真正的原創節目則更是太少。”
吳正及時地指出了這一點。
在昨晚看歌廳表演時,他就已經有了這個感覺。
連張穎都一直在翻唱別人的歌曲,這讓她怎麼上電視?
“演藝公司這麼運作還是不夠的,現在缺少一個強有力的節目策劃團隊,也缺少挖掘全國各地特色節目的人選!”
一個很影響演藝公司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被吳正指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