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分身乏術的胖子(1 / 2)

一個藝人怎樣才能走紅?

如果是在後世,似乎相對比較簡單,隻要夠鮮、會炒作就有可能成功。

可在這個年代,在互聯網還不發達、水軍還不存在的情況下,單純的炒作是不太管用的。

在這個年代,一個藝人要想紅,首先得有實力,然後得靠好的作品,再加上足夠的出鏡率,以及良好的個人形象等。

比如,一首《濤聲依舊》就能讓圍巾王子紅遍全中國,一部《少林寺》就能讓李連傑在中國家喻戶曉等。

由此可見,在這個年代,對一個藝人來,要想功成名就,很可能顏值和炒作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個人實力和好作品,然後找到一個能充分展示其才華和作品的舞台。

對於現在的演藝公司來,最缺的是什麼?

最缺的就是人才和好作品。

人才還可以慢慢挖掘,可作品的短缺呢?

實際上,演藝公司的作品缺口包含幾個方麵。

一是音樂作品。

這是張穎及其他旗下歌手所急缺的。

二是影視作品。

雖然現在演藝公司進軍演藝圈之事為時尚早,可一旦有合適的機會,就得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是相聲、品等。

這既是歌廳演出所急缺的,也是未來的綜藝節目所必須的。

四是綜藝節目的內容。

如果演藝公司想自行製作綜藝節目和電視台合作,那每一期都得有新穎的內容需求。

這些作品從哪裏來?

吳正現在要求張穎和歐陽胖胖解決的就是這方麵的問題。

他發現,張穎在她的專業方麵很有賦,但在演藝公司的經營方麵真的有很大欠缺,缺少明確的思路。

因此,他現在正有意識地把擔子往歐陽胖胖身上壓。

“音樂節目還好辦,歌曲可以在外麵買原創版權。”歐陽胖胖先了一句。

在他看來,吳氏企業是不差錢的,尤其不差這點錢。

有錢好辦事!

可吳正卻立即反問了一句:“那原創作品買回了後呢?後期製作怎麼辦?”

他指的其實並不是作品欠缺本身的問題,而是演藝公司本身不健全的問題。

他發現,自己名下的這家同樣名為“正佳”的演藝公司,運作了這麼久之後,演員已經有了一批,指導老師也已經有了,但策劃團隊、製作團隊、運營宣傳團隊基本上還是空缺。

一家演藝公司如果隻有藝人的話,就跟草台班子沒啥區別。

這樣的班子,能在歌廳地下演藝圈生存下去就算不錯了,想要按照吳正的方向去走,更是無異於癡人夢。

“知道現在要幹什麼了吧?”

“先把整個公司的架構給完善起來,這事你和張穎商量一下,主要還是你拿主意吧。”

吳正直接向歐陽胖胖下達了任務。

在他看來,以歐陽胖胖在娛樂和經營方麵的賦,單單隻讓他負責歌廳,還是有點浪費,不如讓他把演藝公司也給管起來。

歐陽胖胖把任務接了下來,但怎麼來實施,估計還得費他一番腦筋。

但人才的經驗都是磨出來的,吳正隻簡單給他講述了一下思路,就不再管細節的問題。

不僅如此,他還在給胖子繼續壓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