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通貨要膨脹(2 / 2)

怎麼,吳大廚已經很能賺錢了,自己出行的話,花這點錢用不著心疼。

他想到的是另一件大事。

人民幣貶值!

還有就是通貨膨·脹。

他記得,在9年尾到94年初,人民幣將引來曆史上最大一波幅度的貶值。

按照官方彙率,在199年1月1日,人民幣兌美元的彙率還是5.7,可到了1994年1月1日,人民幣官方彙率與外彙調劑價格正式並軌,人民幣兌美元報價8.7,相比比貶值%。

之後的11年間,人民幣一直穩定在8.左右,直到005年的再一次彙改。

與之同時發生的,就是國內大幅度的通貨膨·脹。

之所以有這樣的現象,跟中國改革開放的曆史有關。

在1988年,當時由於決策層有價格放開闖關的意圖,先期的名煙名酒價格上調構成強烈信號,導致物品搶購潮,物價大幅上漲,當年上漲1.5%。

為了抑製物價上漲,在1988年10月份,決策層開始對經濟采取治理整頓措施,直至1991年。

在相關措施下,GDP的增幅,由1988年的11.%,降至了198·9年的4.1%,二到90年時,隻有.8%了。

這一期間,出現了過眾所周知的敏感事件,並引發了對改革開放的爭論,市場化的進程麵臨中斷的危險。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199年初,·平南巡講話,提出不搞改革開放,隻有死路一條,提出經濟發展得快一點。

這個講話,對促進改革開放起了決定性的積極作用。

於是,借著這一勢頭,各地拚命貸款大上項目。

在堅持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國內的GDP又開始快速增長,到199年,漲幅就達到14.%,在之後的數年,GDP的增幅一直保持在8%以上。

但與此同時,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跟著快速增長,其上漲幅度,從199年6.4%,到199年的1.7%,再到1994年的4.1%……

這直接意味著物價在快速上漲。

物價的快速上漲,直接帶來的後果就是人民幣貶值。

從1988年月起,我國實行了調劑市場彙率與官方彙率並存的辦法,其中,市場彙率由買賣雙方根據外彙供求狀況議定。

但在這個時候,中國還沒入關(後來的世界貿易組織),在國際貿易上還處處受到西方國家的限製。

因此,國家在外彙儲備上還很有限。

到199年,我國外彙儲備隻有11億元。

在這以後,外彙儲備開始保持年一百億到二、三百億的增幅。

到001年加入世貿後,就開始以700億、上千億、千億、甚至4千億以上的年增量速度往上攀升了,於是就有了後來.萬億高居世界各國之首的外儲。

可在現在的199年,因為外彙儲備少,彙率受國際影響非常大,因此,物價上漲的直接表現就是市場彙率的大幅度上升,從年初的7.4左右,上升到了6月份的10.9元左右,有的地方甚至突破了11元。

之後,若不是中央開始宏觀調控,市場彙率還會繼續上升。

吳正此時就在想,既然市場彙率和官方彙率馬上就要大幅上升,那自己是不是該去弄點美元來存著?

還有,既然很快就要開始通貨膨·脹,那吳大廚手中的錢,是不是得盡快花出去?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