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溫文的溫柔殺(1 / 2)

下一盤大活棋,這就是楊貴平昨晚冥思苦想的結果。

盡管這個想法還沒完全成型,但他還是決定先跟戴博藝商量一下,畢竟這個計劃要想實施,必須得到戴博藝的大力支持,否則就隻是一個空想。

麵對戴博藝的詢問,楊貴平再次仔細斟酌用詞。

“企業改革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依我看最重要的有三·點,一是要有明確的思路,二是要有政策支持,三是要有足夠的資金來運作,咱們湘水縣的虧損企業基本上都是麵臨這樣的情況。”

“政策的問題還好吧,隻要我們有明確的思路,我們可以盡量向上麵爭取,就好比供銷公司那樣。”

“資金的問題就不好辦了,畢竟現在全省的國企改革都麵臨嚴重的資金短缺問題。但如果我們東打一槍、西打一槍,在單個企業上碰到問題就向上麵要資金,就更加有難度……”

按照楊貴平的看法,如果湘水縣每對一個企業進行改革,碰到資金問題就向上麵伸手,這樣要到資金支持的可能性基本很,哪怕他楊貴平再有背景。

畢竟站在他姥爺的角度來,他考慮的是全省的這盤大棋,依他的性格,如果湘水縣的動作對全省的大局無益,他是不太可能徇私舞弊的。

而爭取一部分資金的唯一可能,就是把整個湘水縣當一盤大棋來下,針對湘水縣所有的虧損國企拿出一個統一的解決方案,能一勞永逸地解決,並且能讓這種統一解決方案成為全省深化改革的典範,才有可能獲得一定的資金支持。

戴博藝不得不承認,楊貴平的這一看法又非常正確。

對於深化企業改革來,最大的難題其實既不在於思路,也不在於政策,而是在於資金。

基本上湘水的每個企業都麵臨這個嚴重的問題,才導致改革無法順利實施下去。

應該,全省甚至全國都在麵臨這種情況。

“這樣吧,你先弄一個完整的方案來,咱們先集體討論一下,如果可行,我們再往上報,征求一下上級領導的意見再考慮實施。”

戴博藝拿出了一個比較穩妥的主意。

“行。”

楊貴平準備告辭。

但臨走之前,他覺得有個問題還得提醒戴博藝一下:“戴書記,如果真正實施起來,恐怕又有一批企業領導會掉烏紗帽啊!”

楊貴平得盡量委婉。

靠,這子在威脅我,看來也不是一個省油的燈!

戴博藝差點就想罵娘了。

在玻璃廠的問題上,職工們要求最強烈的就是嚴查祝文,但戴博藝怕又來一場官場大地震,始終沒敢輕易鬆口。

沒想到現在楊貴平卻提起這事來,這不是在很委婉地表示不滿嗎?

不過他轉念一想,要是楊貴平的這盤大棋如果真正可行,一旦動起來,那湘水縣在這方麵的任何動作,都會成為上麵關注的焦點,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捂蓋子恐怕會出更大的問題啊!

“你先去弄方案吧。”戴博藝無奈地揮了揮手。

楊貴平之所以刻意提醒戴博藝這一點,他自然是有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