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釘子戶?(1 / 2)

禿頭崗那個地方吳正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因為那裏後世太有名了。

禿頭崗是個好地方,那裏以前是響水村的一片林區,崗上長滿了杉樹,景色怡人。

到後來,土地實行承包到戶政策,整片樹林都分包到戶。

在那個沒有環保意識的年代,杉樹可是個好東西,既可以賣錢,又可以用來做家具、建房子,於是村民們開始東一棵西一棵地砍伐起自家地上的杉樹。

很快,那裏就變成光禿禿的了,看上去就像一個大光頭,於是村民們幹脆把那裏叫成了禿頭崗。

吳正真的很心動。

因為現在那裏雖然隻剩下一些樹樁以及叢生的雜草,但整個地勢卻比較平坦,稍微清理平整一下就能建廠房。

而且那裏又更靠近縣城,還正處在國道邊上,交通也方便,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最關鍵的是,大概在三年後,那裏就會被規劃成為縣政府的辦公所在地,在五六年以後整個那一片都會成為湘水縣新的中心,吳正完全可以在那裏建一些簡易廠房,然後通過企業的影響力做一個最牛釘子戶,向政府索取大額拆遷補償。

想了想,吳正還是放棄了這個誘人的想法。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一種投機取巧發橫財的行為。

其實發橫財並沒有什麼不好的,換做是在前世的時候,吳正會毫不猶豫地幹了。

可吳正也知道,貪欲是無止境的,賺快錢、發橫財這種心理一旦養成,就很難止住,那就會讓自己走向歧路。

在前世,發跡後的吳正可是有不少企業家朋友的,可他發現,那些喜歡賺快錢、發橫財的,最終沒有幾個能做大、走遠。

正如他誇過楊貴平的那樣,行得正才走得遠在商業領域也同樣適用,真正的大企業都是通過堂堂正正地賺錢最後笑到最後的。

如果他吳正現在就養成了賺快錢、發橫財的心理,那他的食品加工廠就有的是賺昧心錢的機會,比如把蘇丹紅、瘦肉精、氫化油等添加劑應用到食材裏麵,那在這個年代,他的食品絕對會省錢、漂亮、味道好而大賣特賣,並且還不容易被人發現。

當然,最終會不會像某牛乳業一樣,做大後又因為出問題而迅速衰落就不好了。

這種貪欲真的不能養成!

吳正相信,如果五六年後他還得在意這點拆遷補償的話,那他的上一世就是白活了。

“那個地方我不想要,換個地方吧。”吳正淡淡地道。

“為什麼?我覺得那個地方挺不錯的啊,地方又大,地勢也平坦,還……”可愛的楊鎮長還在極力推銷那塊風水寶地。

吳正打斷他:“我看中了另外的地方。”

“是哪裏?”劉石泉問道。

“舊沙場。”

舊沙場也是響水村的一個好地方,那裏靠近湘水河邊,以前是村裏在河裏挖沙賣錢的地方,作為最吃香的建築材料之一,那裏曾經生意十分紅火,讓村上和村民們都賺了不少錢。

隻不過因為沙場正好在湘水縣水廠的上遊,因為嚴重影響了湘水河的水質而被勒令關停,現在那裏已經成為了一片雜草叢生的荒蕪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