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鎮長的動作相當的麻利。
才一個下午的時間,他就把食品加工廠的臨時注冊場地給落實了下來,還安排了專人負責協助吳敏霞去跑注冊手續的事情。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政府部門的人協助,在這個年代,想把注冊手續跑下來,可不是一兩的事情。
楊貴平對此是非常了解的,所以他安排得很妥當。
第二一大早,他又風風火火地跑來了吳家。
他可不是來蹭飯的,一見到吳正,就開口道:“吳正,趕緊的,我們先把建廠的地方敲定。”
吳正一楞。
用得著這麼急嗎?
按照吳正的想法,現在資金的問題還沒有落實,而選廠址可是一件涉及到土地征收的問題,必然就會涉及到土地征收費用的問題,所以他原本是打算等資金問題敲定以後在開始這事情的。
“這麼急?”吳正問了一句。
楊貴平真的很急,他道:“能不急嗎?土地征收可是個麻煩事,現在不盡快敲定地方的話,到時一係列手續辦下來,能把你拖到猴年馬月去。”
然後他又道:“你快點,先把大致位置敲定以後,我還得趕回省城去。”
“你不是剛從省城回來嗎?為啥又突然跑回去啊?”吳正好奇地問道。
楊貴平回道:“既然你給我出了這麼好一個主意,那我就得回省城好好運作一下,看看能不能幹脆把動靜再弄大一點。”
吳正又是稍稍一愣,然後就佩服起這個家夥來。
不愧是未來的楊市長,還真是有魄力的,自己隻不過是給他出了一個整合起來運作的主意,他就能舉一反三地想到去弄大它了。
白倒是很好奇,楊鎮長到底能把這件事能折騰成啥樣呢?
他倒是希望折騰得越大越好,因為他的食品加工廠就是農商合作項目的核心,動靜越大,他的食品加工廠受益的機會就越高。
於是他笑著道:“楊哥,那就回省城好好折騰一下,動作越大越好。”
楊貴平見他識破了自己的想法,就拍了一下吳正:“你這子,估計又要便宜你了。”
吳正嘿嘿一笑,心安理得地承認了。
拎上兩瓶酒,吳正跟著楊貴平準備去找響水村村支書。
對於廠址的選擇,吳正也是早就有所想法的,按照他的打算,就是建在響水村附近,所以這事還是得通過村上去解決。
響水村一共分為六個組,吳家是屬於二組的,而村支書劉石泉家在三組,隔得稍稍有點距離。
在路上,楊貴平又一次問了起來:“你確定要把廠建在響水村,而不是建到鎮附近去?”
吳正回道:“還是盡量設在響水村附近吧,免得村裏人閑話,我們吳家有好處不留給村裏,反而便宜外麵人。”
句實在話,按照現在的情況,把廠子設在鎮附近應該更方便一些。但廠子一開起來,原材料、招工等好事都會優先廠址附近的村民,吳正為了不讓同村人閑話,決定還是盡量先把好處留給同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