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長遠大計劃(2 / 2)

感慨歸感慨,楊正義卻在納悶,這子的腦袋瓜子裏怎麼就能想那麼長遠那麼周密呢?

不過這幾發生在吳正身上的怪事太多了一點,他也懶得去深究了。

這叫習以為常。

吳敏霞的反應有所不同,她繼續追問道:“這麼來,我們得先確定幾樣主打產品,然後再發展一批定點農戶來生產原材料?那我們的主打產品定什麼呢?”

吳正不假思索地回道:“辣椒、黃豆。”

這兩樣都是生產豆豉辣椒醬的主要原料。

對大部分國人來,別的都可以不吃,但辣椒不能少,而豆豉辣椒醬則是其中最受歡迎的調味食品之一,很多人連出國都要帶上幾瓶“老幹媽”,後來弄得老幹媽竟然還熱銷國外。

現在吳正既然重生了,那他自然得來搶占這個先機,不完全取代以後推廣開來的老幹媽,最起碼也不能讓其專美。

因此豆豉辣椒醬是必須成為主打產品的,這是已經經過了市場證明的核心產品,至於其它的配套產品,比如同樣比較受市場歡迎的剁椒、醬椒、牛肉味豆豉辣椒醬、雞肉味豆豉辣椒醬等,慢慢圍繞它來逐步發展就是了。

確定了主打產品之後,就得為主打產品來發展一批固定為其生產辣椒、黃豆的特約農戶了。

對於這些特約農戶,必須得為其指定特定的辣椒和黃豆品種,並簽署包銷合同來約定銷量和價格範圍、品質要求等,有的農戶甚至必須向他們提供種子和化肥等生產成本。

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工廠開工後有充足的原材料,也才能保證原材料成本控製在合理的範圍內。

當然,這對農戶來也是大有好處的,最起碼簽署了包銷合同的農戶,他們再也不用擔心又出現“哭泣的蘿卜”那種高產滯銷的虧本現象,缺少資金的甚至能得到資金扶持。

這件事情做起來並不容易,吳家圍繞此事要做的工作真的很多。

過完年後就是辣椒和黃豆的種植季節,在大棚生產技術還沒有引進的情況下,原材料的生產隻能靠季節時令來運作,所以吳家必須提前搶時間。

於是,辣椒和黃豆的品種先得由吳家來確定,原材料的總量也需要來預算,特約農戶也要提前來約定,甚至還要為特約農戶請來專業的生產指導專家……

要做的事情真的太多了一點。

再有,既然是規模化生產,那產品的製作自然是不能再用全手工來製作了,生產所必須的機器也需要提前去物色。

除此之外,銷售渠道也不能隻盯著湘水縣了,周邊縣市必須同步推進,甚至其它地區的銷售也得提前做準備了。

如此一來,生產、技術、銷售、管理等方麵的人才也必須提前物色。

要做的事情真的太多太多了一點!

一家人開始圍繞這些事商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