孰知老鄧一上火車就後悔了,他不僅僅是思念這孤苦伶仃的娘倆,更重要的是惦念。他惦念孩子醒了以後一看他走了會不會哭鬧,他還惦念李琳。他和羅宏喜在的這些日子,這個小家裏充滿了歡聲笑語,現在他們都走了,隻剩下李琳一個人帶著個孩子,還得上班,生活的艱難可想而知。他現在越想越後悔,我要轉業了,聯係安排工作的人還沒到,我這麼著急著回去幹什麼,我應該多留幾天,多幫幫他們。這時火車到了一個站,把他的思緒打斷了。從車門上來了一個抱著孩子的軍人,後邊跟著的可能是他的妻子,隻見這個軍人肩上挎著一個大包,一隻手還抱著孩子,滿頭是汗,老鄧趕緊跨過去接下了那位軍人的包,軍人對他笑笑,說了聲謝,就趕緊往行李架上放行李,放好行李回過頭來對妻子說:“我給那邊縣城的朋友打了電話,他會到車站去接你,如果你見不到接你的人,你就在縣城找個旅店先住下,第二天再走。”妻子說:“我知道了,你放心吧。”這時軍人又回過頭來抱起兒子親了一口說:“兒子跟爸爸再見。”兒子卻抱住爸爸的脖子說:“不,爸爸你要跟我們一起走。”軍人說:“爸爸還要工作,回頭爸爸再回去看你,聽話,要開車了,爸爸要下車了。”說完軍人側過身子向老鄧敬了個禮,說了聲:“拜托了,老哥。”老鄧也熱情地回了一句:“放心吧,兄弟。”軍人慢慢地轉過身快步走下了車,他唯恐走慢了會沒有勇氣走下車。他的兒子撲到車窗前撕心裂肺地哭喊:“爸爸……”看到這一幕老鄧也流下了眼淚,再看旁邊小孩的媽媽也眼淚汪汪的,老鄧還沒來得及看清下車的軍人的表情車就開了,隻見軍人追著火車跑了一段,終於被火車甩在了後邊。這邊小孩還在拚命往車後看著,直到看不到爸爸了才不情願地回過頭來麵對著車廂。直到這時孩子才看到老鄧也穿著軍裝,他立刻趴到老鄧身上喊了一聲“叔叔”,緊接著就問:“叔叔,你是回部隊,還是去看小哥哥?”老鄧一時語塞,支支吾吾地說:“我回家。”“那你很快就能看到小哥哥了,是吧?”老鄧尷尬地點點頭。小孩子立刻歡呼起來:“噢!小哥哥就要見到爸爸了!”這時老鄧眼淚出來了,這一幕老鄧太熟悉也太理解了,老鄧深深感到,小孩子想念父親的心情是多麼強烈。他由此想到了自己的女兒,想到了自己那受了半輩子苦的妻子,想到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和父母,最後他想到了李琳和孩子,他越發懊悔自己走得太匆忙。當兵這麼多年,這種送別的場麵他親身經曆了很多次,但每一次送別,不管是父母、妻子、女兒送他,還是他送妻子、女兒,對他,對妻子、女兒都是一次折磨。特別是他每次坐上火車都會想起很多後悔的事,他最後悔的是他在休假期間妻子的病的很多症狀已經顯現出來,自己為什麼沒有看出來,還讓她為自己做那麼多事,自己隻想到在休假期間享受妻子的愛,享受父母的愛,享受女兒的撒嬌,為什麼沒有想到為他們檢查身體?他想這次回去一是要給父母都把身體檢查一下,再就是要把父母、女兒都攏到自己的身邊,不讓他們再受一點苦。他的眼前一會兒幻化出妻子那總是蒼白的臉,一會兒幻化出李琳那有點哀怨的臉,一會兒又出現女兒在她媽媽去世時那撕心裂肺的哭喊的臉。他就這麼胡思亂想著,火車就這麼走著,哐當,哐當……小孩因為有老鄧陪著,一會兒也就把傷心事忘記了,偎到老鄧身上問來問去,他突然說:“叔叔你有鉛筆嗎?我會寫字。”他媽媽本來一直對著車窗流眼淚,聽到孩子這麼說,就趕緊拉了孩子一把說:“讓叔叔休息休息,別煩叔叔了。”老鄧說:“你的孩子很可愛,不煩。”老鄧告訴孩子沒有鉛筆,有鋼筆。孩子說:“鋼筆也行。”於是老鄧掏出鋼筆,又從背包裏給他掏出了一張紙,小孩子就在小餐桌上寫字去了,他寫得非常專注,老鄧看到他在紙上寫了“爸爸、媽媽”幾個憨態可掬的字。看到這幾個字,老鄧陷入了更深的自責和思考中,火車的哐當聲使他分外心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