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考驗時刻來啦——即興發言如何說好難講的話(1)(1 / 3)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無論在什麼情況下,良言美語都令人愉快,難聽的話讓人心生討厭。但有時候,我們不得不說批評、道歉、勸導等難講的話。這是對我們最大的考驗,因為一旦說錯就會造成誤會。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即興發言才能說好難講的話,既讓聽者心裏暢快,又完美達到效果呢?

即興批評——良藥也要甜口

俗話說:“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但在現實生活中,喜歡被讚揚的人多,喜歡被批評的人卻極少。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對方批評我們是出於好意,但總是不自覺地產生逆反、對抗情緒,甚至為此記恨對方,最終疏遠了彼此之間的距離。那麼,如何批評他人,才能夠達到“忠言不逆耳”的效果呢?

在這裏,我們不妨介紹幾種最受用、最有效的即興批評策略:

第一,心情不好時,避免批評他人。如果批評一個人不是為了幫助他,而是為了發泄自己的不滿或者是抱怨,甚至想通過斥責對方來抬高自己,那麼,即使我們批評得再正確,對方也未必會接受。要知道,這種非理智情緒化的批評,對方會認為你在故意找茬、挑毛病。所以,隻有以平和心態去批評,對方才會心服口服地糾正錯誤。

第二,先讚揚,後批評。在批評對方之前,如果能用讚揚暖身、緩和氣氛,那麼對方就會降低對你的防範心理。所以,讚揚往往是批評的前奏,讓生硬的批評變得委婉、圓潤。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當我們使用“先讚揚,後批評”時,一定要避免說“但是”,而是盡量要用別的詞語替代。因為“但是”這個詞,會讓被批評者的注意力關注於後一點。我們可以回想下小時候,班主任老師在批評某學生數學成績時,總喜歡說:“這次你的成績進步很多,大家都為你高興。但是,如果你能把數學加強一些,那就更好了。”當我們聽到但是的時候,心裏肯定會咯噔一聲。其實,這位老師可以改說:“這次你的成績進步很多,大家都為你高興。而且,如果你繼續努力,我們相信你的數學成績,一定會也會跟其他科目一樣優秀。”這樣一說,學生幾乎沒有感覺到自己被批評,將更容易接受老師的建議。

第三,一次批評一件事,批評麵不可過大。一次批評針對一件事,不可大而化之,更不能將對方的錯誤累積在一起算總帳。批評麵過大的話,對方會覺得你吹毛求疵,總是抓住他的小辮子不放。這樣一來,對方就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老婆為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在廚房裏忙碌了將近2個小時。一個不留神,卻把最後一道菜炒糊了。此時,老公剛好下班回家,看到炒糊的菜批評道:“你看看你,那麼大一個人了,連一頓像樣的飯菜都做不好,你還會幹點啥?也太沒能耐了!”聽到老公如此批評,老婆暴跳如雷地吼道:“我整天為這個家忙前忙後,最後連一句暖心的話都聽不到,有本事你自己去做!”說完後,摔門回到臥室。

其實,在這個故事中,老公之所以會激怒老婆,就是因為批評的麵過大,讓老婆有一種完全被否定的失望感。所以,在批評時,隻有針對某件事進行具體的批評,被批評的人才不會因為受到“不公平的指責”而感到惱火,而且還會虛心接納並積極改進。

第四,換個方式以避免直接批評。如果對方無法接受諸如“這樣做不對”的直接式批評,我們可以換一種委婉、含蓄的方式來進行批評。一般來說,有如下做法:

1請教式批評。如果你批評對方的工作方法不對,可以說:“如果改變一下工作方法,效果是否會更好一些?”這樣一來,你的話會激發對方不由自主地引發思考。

2暗示性批評。如果你批評對方的房間雜亂無章,可以說:“如果能把自己的生活環境整理得有條理一些,那麼一個人的情緒也會好些。你說對嗎?”

3安慰式批評。如果你覺得下屬擬定的文件還不夠完善,可以說:“我覺得,你這篇文件布局挺不錯的,隻要把文字整理得順暢一些,就會更好了。”

第五,批評要對事不對人。我們要明白一點:你批評的是對方的錯誤行為,而不是對方本人的人品。所以,當我們在批評對方時,決不能出現這樣的話:“你可真夠笨的”、“你怎麼這麼沒頭沒腦”等等。如果不斷重複“你如何如何”,對方感覺你在斥責和侮辱他的人格,別說要聽你的話了,不跟你直接衝撞就算不錯了。所以,我們必須要就事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