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那種類似‘變身’技術的資料,就說吧,‘變身’還是有合理的科學解釋的。
有那種手下,肯定非常強力。
不過,黃樂很清醒,這份技術絕對不是自己現在就能拿出來的,至少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都不可能。
搖了搖頭,黃樂將視線從新投到了那個球型網格上,不過,那密密麻麻的節點讓黃樂失去了逐步翻閱的欲望。
黃樂覺得自己應該換個思路。
是的,應該結合地球現有科技去推進,這樣才不會讓人覺得突兀,而且也更加安全和隱蔽。
黃樂先命令α1關閉了那個球體,然後問道:“α1,你把地球的科技資料搜集齊了吧?”
【資料收集有缺失,植入者。】α1的回答讓黃樂有些皺眉。【從資料比對來分析,自由燈塔、北方戰鬥民族、白牛聯盟這3方,都有不少科技資料被隱藏,不過基本的資料都已齊備,可以滿足植入者的需要。】
黃樂沉吟了一會,才下定決心:“那麼,你分析下,對比地球現在的科技和工業水平,有哪些技術能被實現?”
【請稍候,植入者。】α1稍微沉默了一會,才回答黃樂的提問。【這可能需要幾分鍾時間。】
黃樂當然不會在乎這幾分鍾時間,正好靠在椅子上,盤算著自己的計劃。
不到十分鍾,α1的聲音再次響起在耳邊:【經過計算,有如下技術能和地球科技對接,並且並沒有太過領先現有科技水平。】
伴隨著α1的聲音,幾行文字出現在黃樂眼前:
微生物基因改造技術、初級生物金屬材料合成技術、新型電池技術。
“就這3種?”黃樂感覺自己的眼角在抽搐:“你資料庫裏那麼多的技術資料,隻能搞出這3種來?”
【請原諒,植入者。我資料庫中的技術基本都屬於生物技術,很多技術都受限於材料和器材而無法直接實現;而那些借鑒而來的技術,又和地球的技術完全不同步,比如那種亞特族的遠距離能量傳輸技術,完全依靠他們完善的磁場網絡,你們地球完全沒有基礎實施;就連這幾個技術,都是我結合地球的一些未完成的技術資料,推導而來的。】α1的解釋帶著一些無奈。【不過,根據我的分析,你們地球的人類,似乎被刻意引導的緣故,已經走上了歧路!‘創造者’明明給了你們最好的生體資源,你們卻完全浪費了,隻顧著從外物工具著手,真是愚不可及。】
黃樂聽完了α1的解釋,不由略帶尷尬地摸了摸額頭。“好吧,請原諒我剛才的無禮的發怒,不過,你說的引導,難道指的是那些‘地外生命’?”
【雖然沒有數據直接反映,但是,無法排除這種可能。】α1在這種需要數據的時候一如既往地嚴謹。
“好吧,先把這個問題放到一邊,以後有條件再說。”黃樂搖著頭,決定還是把目光投回眼前的事項。“我們還是來看看你找出的這些技術吧。”
【如您所願,植入者】伴隨著α1的聲音,那三條文字依次展開。
第一條,微生物基因改造技術。
這是一種利用複合的生物和化學溶液,誘導微生物進行基因改變的技術,甚至不用任何高新的技術和儀器就能達成,簡單實用。
不過,稍顯遺憾的是,改造的範圍隻有種簡單的微生物:一種特殊的厭氧菌。
“這個有什麼用?”黃樂有些皺眉。
但α1卻少有地沒有解釋,隻是建議黃樂繼續看下去。
黃樂把目光放到了第二條:初級生物合金技術。
這是一種納米鋰合金的製備技術,利用了第一條裏出現的厭氧菌,能簡單快捷大量地實現這種納米鋰合金的製備。
它的製備方法是一種所謂的微生物水熱法技術,類似於現在水熱法,但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一種特殊的厭氧菌類。
普通的水熱法,對高溫高壓要求苛刻,並且隻能製備氧化物的納米顆粒,而且反應速度和晶體顆粒並不完美。
而這種方法,可以在常溫下完美地製備出合格的晶體,成品率高達96%以上,並且操作簡單,各種化和溶劑也相應簡單。
原來厭氧菌是為這個東西做準備的。
好吧,看到納米鋰合金,黃樂就馬上聯想到了第三條,果然,第三條的新型電池,果然是納米鋰合金的電池。
成品電池的功率也相當給力:根據α1的計算,如果製作出電動汽車的專用電池,能源密度可以達到1000wh/kg,衝電時間最多隻需20分鍾;是現目前特斯拉使用的日本鬆下公司的18650鈷酸鋰電池能量密度(170wh/kg)的六倍之多,續航裏程也將由三百來公裏增加到一千公裏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