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看上去有些猶豫,然後答道:“完全放棄存儲器的生意,我想他一定會這樣做。”
格魯夫盯著摩爾,足足有5分鍾後,說:“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自己動手來做這件事情?”
是啊,為什麼不放棄?摩爾與格魯夫很快達成共識:完全放棄存儲器,重新開拓芯片市場。
這次交談決定了英特爾的命運,它被格魯夫稱為“戰略轉折點”。在甩掉包袱後,英特爾公司輕裝上陣,也因此重新煥發了活力。到1995年,英特爾累計生產的芯片數達到1.6億,一舉占領世界80%的PC市場,取得了絕對霸權。
做決策需要有所放棄,有些人遲遲不能做決定,就是因為舍不下既得利益,以至於錯過了許多讓自己取得更大發展的機會。而那些成功的大企業家,往往能力並不比一般人強,起點也不比一般人高,機遇也不比一般人多,他們最大的優勢在於,敢於舍棄那些前景不大的生意,退讓一步轉而尋求更大的機會。
堅持精簡的策略
喬布斯剛上任後做的事情就是裁減公司開支,同時合並一些生產部門。蘋果公司在開發Mac OS X軟件時隻有幾百個研究人員,要知道,微軟公司開發windows 98有多達幾千名研究人員。另外,喬布斯還結束了蘋果公司每個季度庫存期達到70天的局麵,而且提出了一個更高的目標:趕超戴爾電腦公司,並聘請提摩西·庫克(康柏電腦公司的前任采購執行官)幫助他實現這一目標。在壓低庫存方麵,戴爾公司是所有電腦公司中做得最好的。蘋果敢於提出超過戴爾的目標,足以看出喬布斯的自信心有多強。
結果,提摩西·庫克到任後第一個月便關閉了十多個成品倉庫,合成9個地區倉庫。蘋果公司有一百多個主要供貨商,庫克將它們精簡到24個。這樣,供貨商們為蘋果電腦用戶提供零部件更加簡便。此外,為了讓用戶更方便購買蘋果公司的產品,庫克還安排員工設計了網上訂購係統。如今,在接到訂單的當天,蘋果公司的網上商店就能發出75%的貨,這種速度很快就取得了消費者的信任。
盡管已經做得很好,但庫克並不滿足,他要努力使零件庫存天數降低到一天以內,這才是庫克的真正目標。為了讓主要供貨商能及時發貨,蘋果公司說服他們在公司附近建立商店。此外,庫克還努力減少生產時間,整個生產程序所需時間從原來的4個月減少到2個月,這樣,蘋果公司產品的出貨時間更快、進入市場也更快。但是,人們在懷疑:市場上有這麼多競爭對手,蘋果公司真能比它們做得更好嗎?
答案是肯定的!試想,蘋果永遠不會停止創造奇跡,喬布斯也永遠不會停止實現諾言。由於蘋果公司現在生產的產品數量並不多,遠低於其他公司的產品數量,例如戴爾公司的產品數量就高出蘋果公司一倍。這也是蘋果公司的一個優勢,它可以讓自己的庫存積壓更少。
精簡就意味著放棄,一個人要想成功,就要學會放棄和選擇。一個人隻有隨時審視自己的選擇,檢查是否出現偏差,合理地調整目標,才能輕鬆地走向成功。微軟公司的創始人比爾·蓋茨就喜歡不斷地放棄不再是贏利重點的產品。有時,為了爭取在新市場中拔得頭籌,他甚至會砍掉一些正在賺錢的項目。“如果一個人想同時坐兩把椅子,就一定會掉到兩把椅子之間的地上。我獲得成功的原因就是我一生隻選定一把椅子。”蓋茨這樣解釋。
眾所周知,微軟在剛成立時,MS-DOS是最重要的產品,占據了當時軟件市場80%~90%的份額,也是微軟最賺錢的商品。但是,後來窗口取代了DOS,這完全是微軟自己的更新,而不是因為競爭者的威脅。事實上,微軟在每擁有一個市場時,就不斷挑戰自我,推出更新的產品。
Windows98、Windows NT、Windows2000等,都曾經是微軟的主力產品,並且為微軟的發展壯大立下過汗馬功勞,但隨著這些產品免費技術支持年限的相繼到來,蓋茨也先後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它們。
在遭遇市場難題時,比爾·蓋茨會毫不猶豫地放棄相關的開發工作,即使之前為它們付出了很大開銷。2003年,微軟決定放棄為智能顯示器開發2.0版操作係統,並將這一決定告知了部分智能顯示器開發廠商,其中就包括三星和LG等知名企業。智能顯示器是微軟公司提出的新理念,采用微軟Windows CE處理器和無線連接技術,目的是幫助用戶能夠在室內自由辦公。在最初發布這一理念時,它的前景還比較樂觀。但是智能顯示器存在一個缺陷,即小尺寸產品的價錢和平板PC差不多,但顯示麵積比大多數平板PC小,而大尺寸產品又太笨重,在室內移動起來不方便。因此,微軟認為智能顯示器的市場前景不容樂觀,便果斷決定撤銷該項目。
2004年,微軟又先後撤銷了兩個項目的開發,其中一個是未來蘋果Macintosh版本的IE瀏覽器,這個項目被撤銷的原因是隨著蘋果的Safari瀏覽器的出現,用戶使用蘋果的瀏覽器完全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務,微軟認為自己沒有必要介入與其競爭的Macintosh操作係統。
另一個則是“Discovery”軟件包,這個軟件包可以把內容管理、電子商務和“EAI”多種功能集成到一個平台上。這個項目被撤銷的理由也很簡單,因為公司在對用戶的需求調查時發現,他們並沒有多大興趣從該公司購買一個集成多種功能的軟件包。
這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一個人要想牢牢地占據市場,就必須把握住市場的需求,並將你的技術革新變得方便實用,隻有這樣,你才能以此為動力不斷發展。比爾·蓋茨放棄了眾多無利可圖的項目,在公司主打產品上集中優勢力量進行更完善、更迅速的研究。事實上,微軟能夠長時間獲得良性發展,與蓋茨在軟件開發上表現出來的戰略眼光與膽識息息相關。
不斷降低產品的複雜性
喬布斯從來不會關注技術本身,對於那些與產品本身沒有關係的額外功能更是缺乏興趣。喬布斯是一個追求簡單、高效的人,他會努力使這些產品盡可能簡單和易於使用,因此會不斷降低產品的複雜性。事實也是如此,蘋果公司很多產品的設計都是純粹從用戶的角度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