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掌控他人的情緒(3 / 3)

其中,最讓沃茲·尼克榮耀的事情就是創辦蘋果電腦,並且發明蘋果I型和II型電腦。

沃茲·尼克的惡作劇能力並不比喬布斯低,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他和喬布斯屬於同一類型的人。還在讀大學一年級的時候,沃茲·尼克就在學校的廣播裏製造了一個惡作劇,使學校的廣播在播放完美國大選的音樂之後突然出現了一段非常不敬的音樂。

在讀中學時,沃茲·尼克甚至捉弄過中學校長,沃茲·尼克在他的包裏裝了磚塊和鬧鍾在操場上奔跑,而校長則誤以為是一顆定時炸彈。

讚揚沃茲·尼克的人認為,他引發了計算機的革新,而且至今仍然在改變著人類世界。正是因為在1975年,沃茲·尼克這位年輕的工程師靈機一動,通過把計算機電路與普通打字機的鍵盤、視頻屏幕連接在一起。

但是,也有的評論者認為,沃茲·尼克是蘋果之父,的確非常偉大,然而,這個世界的改變更需要偉大的商人而不隻是偉大的工程師。

工程師們總是在創造,為改變世界而創造。他們隻有通過不停地發明出一些新鮮的玩意兒,才能讓生活更方便、更有趣。而商人則把工程師的發明轉變成商品,賣給所需要的用戶,並造就了他們的財富和商業夢想。蘋果這家偉大的公司正是由於通過沃茲·尼克和喬布斯這對偉大的工程師和偉大的商人的完美結合所鑄就的。

我們隻有拋棄那些所謂道德之類的虛偽後,才能對喬布斯有重新的認識和理解。人們盡管把卑鄙之類的詞語都加在他的名字上,但是仔細想想,沒有喬布斯的沃茲·尼克,會是現在的沃茲·尼克嗎?

“隻有一群精誠合作的夥伴才能共同創造出偉大的事業。”這是比爾·蓋茨說過的話。實際上,蘋果公司以及微軟的驕人成果都是由許多優秀的人才在一起創造的。

微軟能夠在日本市場上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有日本的軟件經銷商西和彥的大力支持。西和彥與比爾·蓋茨年齡相當,兩人有著許多相同之處,對個人計算機十分著迷,都是休學創業的大學生等。1978年,西和彥讀了一篇有關微軟公司的文章後,決定與微軟公司做生意。他用英語打了一個電話給蓋茨並做了自我介紹。

又過了幾個月,在加利弗尼亞安娜海姆舉辦的一次展銷會上,西和彥與比爾·蓋茨見了麵,並且又一同乘機飛回阿爾伯克基簽署了合同。合同的條款中規定,西和彥擁有微軟公司的BASIC語言在東亞地區的獨家發行權。雙方都沒有聘請律師,這次交易額高達1.5億美元。

微軟在日本的工作十分順利。主要原因是西和彥善於在兩國商業文化之間見風使舵。西和彥善於抓住每一個機會。1981年,在一架從西雅圖飛往東京的飛機上,西和彥發現擁有6.5億美元資產的京磁公司總裁稻盛和夫坐在他旁邊。此時,西和彥有生產出裝有一個簡單軟件的小型膝上式計算機的新想法,並且成功說服稻盛和夫接受這一新想法。於是,西和彥和比爾·蓋茨根據這個想法設計了這種機器。1983年,Radio Shack公司在美國將這種機器以799美元的售價推向市場。第一個大眾型膝上式計算機就這樣在西和彥的熱情推動下誕生了,並且成了新聞記者連續多年的“寵物”。

正是由於西和彥,才使微軟公司在日本市場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一書中寫到:“不管我們向多少美國硬件公司成功地出售了軟件,但是,我們必須感謝這位名叫西和彥的小夥子,因為到1979年止,我們在日本的生意差不多占了一半。”

商場就是戰場,尋找合夥人比一個人在商海中打拚成功的機會要大,因為一個人的精力和經濟實力畢竟是有限的,如果幾個人的能力與智慧合在一起,就會大大增加成功的機會。在殘忍又充滿誘惑的商海裏一旦被打倒,站起來就很困難。所以,隻有找到合適的合作夥伴才能讓你如虎添翼,大展拳腳。以廣告設計為例,如果由兩個人來共同設計完成一個作品,在內容、顏色等問題上,雙方會通過探討與爭論而使創意設計變得更加完美。

俗話說“一山難容二虎”,長期合作在企業家的世界裏更是難上加難。在社交場合中,大多數人都會表現得很合群;但在事業上,大多數人卻都是獨行俠;在合作中,心態是最關鍵的,在尋找合夥人的時候必須具有開闊的心胸、謙遜的態度。

創業搭檔的好壞,在一個公司的成長過程中至關重要。在創業的初級階段,由於本錢少、名氣小、經驗不足,隻有通過聚少成多、積小成大,與幾個知根知底的朋友共同創業,勝算才能更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