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美國人再一次肯定地回答:“Yes,Wigs!”話音剛落,他隨即放下手中的刀與叉,從隨身攜帶的皮包中拿出了一頂漂亮的黑色假發,在大家麵前一晃,說:“我還想購買這種款式的多種不同顏色的假發呢!”餐桌上的這句話讓那位具有聰慧頭腦的中國人頓時盟發了一個念想,那就是“假發”二字能夠讓他大做文章。像這種席間的交談,在當時的那種情況下,對一般人來說,隻不過是商場上的一種最尋常不過的交談。按理來說,一句隻有兩個字的話,聽上去並不見得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可是,對那位具有商業頭腦且有心機的中國人來說,言者雖無意,聽者卻有心,這次交談成了他事業成功的起點。這個中國人就是後來被香港人譽稱為“假發業之父”的劉文漢。
中國有個成語“孤陋寡聞”,是用來對那些不善於發現的人進行諷刺的。而“見多識廣”則是用來讚美那些善於發現的人。一個善於發現的人,往往能夠從周圍人們熟視無睹的事情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從而能夠謀得先機,並取得事業的成功。
美國一家肉食加工公司的老板,1975年,在一次偶爾與朋友的閑聊中,不經意地獲取了一條墨西哥發現了疑似瘟疫的病例消息。他轉念一想,美國肉食供應的主要基地是德克薩斯州與加利福尼亞州,假如墨西哥真的發生瘟疫,那麼美國肯定也逃脫不了,因為這種溫疫一定會從這兩個州的邊境傳染過來。到那時,美國的肉類一定會供應不過來,肉價肯定會暴漲。
他想查證這條信息是否屬實,於是他立刻派人趕赴墨西哥。幾日後,電報發回,被派出去的人證實了那裏確實有瘟疫,並且特別嚴重。這家肉食加工公司收到電報後,便立即集中全部資金,對德克薩斯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生豬與牛肉進行大肆購買,且及時運到了美國東部。
不出所料,美國西部的幾個州很快就被瘟疫蔓延。美國政府下令:嚴禁所有食品(包括牲畜在內)從這幾個州往外運。傾刻間,肉類在美國國內奇缺,價格飛漲。趁此機會,肉食加工公司的老板將先前購進的豬肉與牛肉一並拋出,在短短幾個月時間裏,他掙的純利潤竟高達900萬美元。
我們為了獲取更多的創意,經常到市場上去逛一逛、看一看、聽一聽、想一想也無妨,這樣的話,很多對自己有用的信息一定會被發現。
年輕的樹秀利,有一次在市場上閑逛的時候,偶然聽見幾個購買東西的顧客在議論時說現在的家用電器的電源插頭是單用的,特別不方便,假如可以一件多用,並且可以同時插上幾種電器那就好了。樹秀利聽後靈機一動,產生了新的想法,回去後立刻組織人員進行研究,沒過多久,“三通”電源插頭便生產出來,結果很受到人們的青睞,從而一下子掙了一大筆錢。公司的長遠發展就是被這些很小的心計、不大的改動、方寸的產品以及很少的追加投資奠定了基礎。
對那些從事商業的人來說,像樹秀利這種能夠通過從顧客那裏聽到的一句話而深受啟發,從而邁出了創建事業的第一步,毫無疑問,這是一種極好的榜樣。我們要想時刻發現新鮮事物,並從中受到啟發,就要經常注意周圍的環境,留意身邊每個人所說的話甚至與陌生人的交談,同時,再開動你的腦筋,將自己的潛能挖掘出來,那麼,成功一定會在不遠處等著你。
還有一位商人更精明,竟然在郊外旅遊時也能發到商機,而且獲得的利潤很可觀。
美國商人費涅克每次出去休假旅遊時,都要選擇有瀑布、有流水的地方,因為他在這種地方可以享受到大城市裏沒有的恬靜。他在流水的潺潺聲中,能夠忘卻生意場上緊張的角逐,能使自己的精神鬆弛下來。
忽然,瀑布的水聲將他的靈感激發出來。讓都市中辛苦了一天的人們,回到家後聽一聽這令人舒心的流水聲,那絕對是一種享受。於是他將立體聲錄音機帶上,專門遊逛那些人煙稀少的地方。他將許多條小瀑布、小溪、小河流水的聲音以及小鳥鳴叫的聲音錄下來,然後將這些磁帶帶回到城裏之後加以複製,然後再以高價出售。
費涅克因此而一炮打響,並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前來購買“水聲”的顧客絡繹不絕,生意十分火暴。費涅克從這以後,靠流水聲邁入了富人的行列。
重視產品的創新
因為大批優秀員工長期流失,蘋果的技術能力已經很難飛快地推出喬布斯一貫以來強調的酷斃了的產品,更讓人可怕的是,“這家公司已經將它自己是誰給忘記了”。這是喬布斯又一次回歸蘋果公司後遇到的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
喬布斯是絕不可能容忍這種現象繼續下去的,他於是又開始積極行動起來。首先,他對那些技術天才進行大規模的吸納,尤其是“那些會每天對彼此進行挑戰,而讓產品最佳化的人才”——盡管蘋果的收入一度從2000年的80億美元下降到2002年的57億美元,蘋果的研發經費仍然從3.8億美元上升到4.46億美元。由此可見,喬布斯對人才十分重視,對產品的創新更加重視。
除此之外,喬布斯參與了創意“Think Different”(另類思考)的廣告語,通過該耗資上億美元的宣傳廣告,他不但希望能讓消費者對蘋果進行重新認識,更希望能夠喚醒公司內員工的工作激情。
功夫不負有心人,喬布斯的努力並未白費,因為從1998年至2000年,在這三年的時間裏,蘋果光程序人員就招募了近一千名。喬布斯明白他的反擊時刻即將來臨:盡管在以往的20年時間裏,硬件主導著IT業的走向更多,不過,在網絡的騰飛和電腦與數字家電相互融合趨勢不斷明晰的同時,軟件能力對產品的價值將會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假如,蘋果電腦想要試圖重振地位,首當其衝就必須將領先的操作係統與應用軟件再度推出。
但是,喬布斯在回到蘋果之前,蘋果曾經一度享有盛名的操作係統Mac OS X卻已經蒙汙。因為其係統穩定性非常差,這還使在此係統上開發的第三方軟件日益減少。結果,蘋果在喬布斯回來的第三年後,終於將最新版本Mac OS X推出,媒體將它的水準比喻成“艾布拉姆斯坦克和保時捷的合體”,由於它“既功能強大且運行穩定,又精巧且細致”,完美程度簡直稱得上是無與倫比。
Mac OS X的出現,為蘋果電腦恢複操作係統失地提供了基礎,盡管一直到現在依然沒有最後實現。效果更直接的是,它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發平台,蘋果的程序員們在這個平台上能夠開發出更優秀的應用軟件,像後來在線音樂銷售市場獲取70%份額的iTunes。在依靠軟件夯實蘋果競爭基礎的前提下,喬布斯不斷地提出新的理念,打算依靠新產品來對蘋果重新啟動後累積起來的動能進行鞏固。
不過,這個過程並非一部好萊塢電影一樣賞心悅目,恰恰相反,它既枯燥又乏味,乃至於讓人痛苦不堪。凡是對喬布斯熟悉的人都說:“蘋果的重要產品每次當即將宣告結束時,喬布斯幾乎都會返回到最本源的思考,且要求將產品推倒重新再來。”這種苛求,甚至於讓人以為喬布斯身上存在一種病態的品質,這標誌著他是一個完美主義控製狂。但是,假如喬布斯像我們平常人一樣,那麼,今天我們就不可能用上蘋果產品,更不可能知道喬布斯是何許人也。
當第二代iMac的模型被送到喬布斯的手中時,它看上去特別像第一代的縮水。喬布斯想:“這無任何不好,事實上,也很好。”但是,他對這種感覺十分討厭。在要進行肯定回答之前,當日,喬布斯很早就回家了,並將蘋果的ID實驗室負責人喬納森·艾韋找來。盡管對這個名字你不熟悉,但是,他設計出的第一代iMac、iPod、鈦合金外殼的PowerBook以及冰塊狀的cube等產品,你是肯定知道的。
當時,在喬布斯太太的植物園裏,喬布斯和喬納森·艾韋兩個人走過來走過去,慢慢地,喬布斯將自己的理想清晰化了,然後就說:“每樣東西的存在必須都要有它的原因。也許你需要從它後麵看,必須要一個純平顯示器的原因是什麼呢?必須在顯示器旁放一個主機的原因又是什麼呢?”喬布斯置身於花園內,思索了一會兒後,竟然說出了“它應該像朵向日葵”這樣一句話。此話一說出來,喬納森·艾韋一下子就被驚呆了。天才就是厲害,喬布斯竟然沒用一天的時間,就將新產品的概念勾勒出來,然而,工程師們為了將這朵“向日葵”給“種”出來,卻足足耗費了兩年的時間。
整個這一切都是在喬布斯的領導下發生的,正因為如此,喬布斯在競爭對手的心目中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魔鬼”。不過,也正因為有這個“魔鬼”,才使蘋果公司的霸主地位重振起來,並創造出了蘋果曆史上的新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