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比斯利格事件(2 / 2)

石才智可是一代崖山人,新華夏幾乎所有的礦藏都是石才智“勘探”出來的。當許多人(當然不包括崖山人)都人認為絕不可能開采出礦藏之地,石才智一力堅持,並獲得了崖山人的“無條件”支持,開采除了珍貴的黃金、煤炭、鐵礦、銅礦等等的。在新華夏人看來,石才智就是新華夏的“礦神”。他所的話,就是顛真不破的真理。

終於,林東旭一派的提案,在參議院議長張軼輝的極力引導下,獲得了參議院超過半數的支持,至於眾議院,此時更像是受氣小媳婦,最多是新華夏的管家身份,參議院這個新華夏主人的代表都發話了,他就隻能掏錢了。新華夏的戰爭機器終於啟動起來。

1832年5月,新華夏以海外利益有可能受到侵害為由,增兵東亞地區,並舉行了一個新華夏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海上軍事演習,代號“亮劍”,計有無畏級戰列艦5艘,巡洋艦13艘,其餘大小艦船更是超過四十艘。演習區域就在菲律賓海。此時軍演最主要的基地就是朝鮮的濟州島。此時的濟州島整個島嶼已經被朝鮮租借給新華夏,成了新華夏在東亞最主要的海軍基地,不僅監控東海,甚至也可以順便影響自己盟國,大明。

新華夏這次海軍軍演十分接近南呂宋,那是西方在亞太地區圍堵大明與新華夏南下的最重要據點。

麵對新華夏明顯挑釁的行為,十分緊張,將警戒等級直接調到了一級戰備狀態,直接就是臨戰狀態了。

自古以來,借演習之際行齷齪之事不在少數。

這一次,也不可避免的產生了意外。

新華夏演習時,有幾枚炮彈“意外”的落到了南呂宋的一個港口比斯利格,並炸沉了一艘軍艦與幾艘民船。港口自然是不可能善罷甘休,對新華夏提出了嚴重抗議。

事後,新華夏演習艦隊司令陳德功不痛不癢的道歉了一番,表示這完全是炮彈誤射,是無心之舉,並假兮兮的表示願意個人的名義進行補償,但是補償費用僅僅隻有1萬華元,連艦船的損失都不能彌補,更遑論其他。

西方列強從來都是強盜,隻有他們欺負別人,哪輪到別人欺負他們?

駐紮此地的聯合司令部原本就有臨時決斷的權利,哪堪忍受新華夏明顯的挑釁行為?再說了,在呂宋原本就駐紮了超過百艘戰艦,哪能讓眼前的小蝦米逃脫,置列強的顏麵何在?

聯合艦隊司令,英國人凱利斯下令主力艦隊逼近新華夏艦隊,迫使他們投降,這樣就可以不戰而勝。

但是新華夏這支演習的艦隊,大多數艦齡較新,速度方麵也是大大快與聯合艦隊,竟然被他們成功逃逸,並成功逃到了北呂宋的巴萊爾。這是被呂宋太平洋沿岸一個重要的港口,大明同樣在此地駐紮了一支數量不少的艦隊。

聯合艦隊來到巴萊爾,要求大明交出新華夏肇事船隻。

但是,一來,大明與新華夏是盟友;二來,大明與西方列強在呂宋南北對峙,原本就有不少衝突,自然不可能答應。

雙方正在嚴正交涉,新華夏艦船突然衝了出來,對著聯合艦隊就是一陣炮轟,聯合艦隊不得已迎戰。

新華夏艦船數量不多,似乎很不得以的逐步向港口方向撤退,聯合艦隊逼近港口。接著炮戰繼續,聯合艦隊有幾發炮彈不巧的落到了港口內,炸毀了幾艘小漁船。

駐守此地的大明駐軍再也無法忍受,在港口提督張亮的命令下,岸防炮首先開炮,接著,大明艦隊也全部出動。

聯合艦隊與大明海軍的戰爭終於爆發。

不過,新華夏演習艦隊即使加上大明此地的艦隊,數量與戰鬥力上也與聯合艦隊有較大差距。經過一番戰鬥,不敵聯合艦隊,新華夏與大明的混合編隊不得已放棄港口,沿著外海北上,一路繞行,來到了大明在北呂宋最大的港口,也是大明在被呂宋主力艦隊所在地,馬尼拉。

聯合艦隊有心追擊,但是繼續進攻必然導致大明與西方列強的直接開戰,這個責任不是一個聯合艦隊的司令所能承擔的。支援先前與大明的衝突,事出有因,最大的責任在新華夏,這一點完全可以用來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