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硬骨頭伯力城(2 / 2)

清軍北上,很快就被散落在東北四處的達翰爾人暗探察覺。三族聯盟雖然驚慌,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難道他們此時放棄這個城堡,清軍就會放過他們嗎?

他們在請示過遠東總督後,很快在伯力囤積了3000民兵,與500聯盟正規軍,遠東還派遣了200名海外軍團士兵協防,並由森田次郎作為顧問,協助指揮。其實是直接指揮了這場戰鬥。

經過這段時間的緊張施工,伯力據點已經建成。雖然方圓周長不過12裏,但是卻有內外兩道城牆。全部鋼筋混凝土結構,還是按照新華夏建議建造的棱堡結構,放置了大量火炮在棱堡尖角位置,據說能夠形成交叉火力,造成最大的殺傷。以現有的黑火藥威力,基本是火炮是無法轟塌的。

事實也是如此。清軍雖然帶來了兩三千斤的紅衣大炮,作為攻城主力,卻不能發揮應有的威力。因為,伯力城上有火炮。雖然按照新華夏出口武器條例,不允許出口超過155mm以上口徑火炮。但是,按照更新的工藝,雖然伯力城的火炮口徑比不上清軍的紅衣大炮,但由於居高臨下的優勢,射程也達到了1500米左右。而清軍紅衣大炮雖然最大射程能夠達到4公裏,但是要想攻城,最佳距離必須在一千米以內,甚至最好小於500米,否則,根本沒有什麼威力。

隻是,由於守軍火炮的威脅,隻能遠距離開炮,這樣不僅準頭不行,威力更是大減,即使集中了城牆,對混凝土結構卻根本沒有造成威脅。

幾天的炮擊,伯力城紋絲不動。清軍隻能冒著敵方火力的威脅,將火炮陣地前移。但是,結果是慘淡的。清軍僅帶來了三門紅衣大炮,畢竟,紅衣大炮實在是太重了。一番炮戰後,在敵人炮火的壓製下,清軍很快就損失了兩門火炮。因為敵人的火炮準頭更高,發炮速度更快。清軍紅衣大炮兩分鍾左右才能發射一次,還不能長時間連續射擊。而守軍的小口徑火炮卻能夠兩分鍾發射三炮,射擊時間還更長。

失去了紅衣大炮,清軍的其實已經注定了。但是由於乾隆的死命令,舒赫德隻能下達最殘酷而無奈的命令,以人命推平伯力城。

攻城最忌持久戰。因此,舒赫德下令,最精銳的以滿人為主的健銳營1600人首先發起攻擊,意圖一舉入城。

但是,守軍的開花彈讓清軍認識了,真正的火炮是怎樣的威力。

達爾魯是健銳營最著名的巴圖魯,身高體壯,身披鋼甲,內襯軟甲,四五十斤的盔甲在他身上似乎輕若無物,衝鋒在第一線。眼看著就要越過城寨前麵那既淺且窄的壕溝,對麵卻傳來一陣轟鳴。達爾魯身經百戰,趕緊臥倒。炮彈的碎屑撞擊的盔甲哢哢作響,不過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創傷。火炮過後,達爾魯趕緊起身,再次猛衝。隻是兩側一看,原本的幾個並排的夥伴卻再也沒有跟上來。達爾魯雖然有些害怕,但是巴圖魯之名容不得他退縮,咬著牙繼續前進。

終於接近城牆,已經進入火槍的射擊死角,終於暫時安全。

隻是此時還不能攀牆,隻能靜待後續的士兵將雲梯送來。隻是左等右等,卻一直沒有等到雲梯。隻因為,扛著雲梯的士兵,相較於達爾魯等人,速度實在慢了許多,根本幾乎是給守軍送菜的。

終於清軍鳴金收兵。

達爾魯罵了一聲,恨恨的往後撤退。正咒罵間,一顆子彈從身後飛來,達爾魯想要轉頭看一眼。原本靈活的腦袋,卻再也轉不過去了,倒地不起。

此次戰鬥,1600健銳營精卒,隻逃回了不到300人。

如此慘淡的結果,讓舒赫德簡直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常伴君前的舒赫德,可是深知乾隆的為人。平時表麵溫和寬厚的外表下,是一顆冷酷無情的心。就拿皇太後來說吧。乾隆視皇太後鈕祜祿氏為國母,有言必遵,有一次太後偶然提及順天府東有廢寺當重修,乾隆帝立即遣員撥款修蓋。但是卻馬上撤換了一批服侍皇太後的人員,並告誡新來者,今後,不應有事讓太後勞神指派。直接封鎖了太後的耳目。老太後倒也知覺,明白乾隆在猜忌她,就再也不幹涉外麵的事務了。還有乾隆對於富察氏皇後,表麵上是舉案齊眉的,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行舟於德州崩,乾隆深為哀慟,作《述悲賦》悼之。但卻另有傳言,是皇後發現了乾隆的風流行徑,出言有些不遜,被乾隆斥責,而後鬱鬱寡歡而終。

乾隆對於太後、皇後都如此令人寒心,更何況其他人?

舒赫德已經做好了服毒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