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王秋解釋,其所輔佐的大金川土司,擁眾十數萬,精兵三四萬,都是百戰精銳,戰鬥力強悍,即使以滿清的強悍,也是急切難下。而現在聯合了小金川,勢力更甚,足以讓滿清傷筋動骨。
林航自然明白王秋的言辭有些誇大,這也是漢族知識分子的通病。而且金川土司兵的強悍也是曆史所證實的,林航並不懷疑。不過,林航對於土司力量的強弱,其實不是十分在意,甚至,他們越是強大,林航反而更加警覺。因為他們並不是最佳的結盟對象。從曆史上看,幾乎所有與漢人結盟的少數民族,要麼會背叛盟約,要麼就是尾大不掉,對漢人造成更大的威脅。因此,林航等人更加關心漢人自身的武裝力量,於是問道:“王先生,除了土司的力量,你們還有漢人的武裝嗎?”
王秋搖頭,“我大明遺孤曾經多次起事,又是屢經鎮壓,但是從不畏懼,隻是多次鎮壓過後,人數已經不足,實在不能輕易涉險!一旦事有不濟,心向大明的最後一批力量可就全完了。”
林航說道,“先生的顧慮,本人表示讚同。不過,獅子搏兔,尚用全力,更何況你們麵對的是依然強大的滿清?”
王秋啞然,沉思良久,“我們其實也是僅僅想通過土司的力量,來削弱滿清的軍力,製造亂局,從而為我漢人創造一個火中取栗的機會。”
林航搖頭,這是一個忠心而頑固的人,即使沒有成功的希望,但是為了心中的熱血,依然義無反顧。但是這樣的人,也最為可愛,真正的民族脊梁。林航說道:“單憑土司的力量,即使他們獨立成功了,先生你們又能得到什麼呢?其實,我們還有一句話,槍杆子裏麵出政權。沒有自己的兩,一切表麵上的成果,都是鏡中花,水中月,認不得準的。王先生想要成事,還是要有自己的軍事力量才行啊。”
“槍杆子裏麵出政權。”這句話十分直觀而形象,王秋自言自語了一番,眼睛發亮,“確實是至理名言啊。”當然,王秋想當然的將林航所說的槍杆子當成了長矛了。
林航笑笑,偉大的開國領袖的話怎會有錯?接著說道:“王先生,不是林某看不起你們。單憑莎羅奔本身不到十萬的部眾,敢戰之士不過一兩萬,想要與滿清百萬之眾相爭,實在……”
王秋點頭,“是啊,莎羅奔雖然決心反清,但是畢竟實力不足,最後無奈之下還是投降了滿清,最後抑鬱而死。我大明想要複國,實在是困難啊,滿清的力量實在太強大了,現在又是處於他們所謂的盛世時期,哎……”王秋滿心苦澀,慨然長歎。
林航問道:“所以,先生才要發動當地的漢民,相輔相成才行啊。凡事留一線,看似給自己留下了生機,但是,也許就是那一線,就讓你們不會成功。”
王秋點頭說道,“聽聞林總督已經挫敗了滿清的兩次進攻,並俘虜了大量清兵,想來貴國應該是極為強大了。”
林航一聽,就明白王秋隱藏的含義,是希望林航介紹一下新華夏的實力了。
這時候,是林航的表現時間了,他拿出了崖山人平時用來意淫的地球儀。隻見上麵,代表新華夏領土的鮮紅色占據了整個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地區。雖然僅僅是太平洋沿岸,但是也是相當於美利堅獨立之初北美十三州麵積的兩倍以上了。像秦嵐等老成的人,還覺得這麼大的領土有些貪心了,擔心會刺激到西方列強。而陳小虎等中二青年了,卻巴不得將整個北美囊括進新華夏的版圖。最後,兩派人經過協商,才確定了現在的版圖。當然,僅僅是圖麵上的,現實中,新華夏的領土最多是圖麵版圖上的一個個小點點。
王秋看著不比滿清小多少的版圖,果然就被鎮住了,看了良久。終於,開口說道,“貴國既然如此大的領土,想必兵力不少吧?”
林航自然明白王秋的意思,是希望向新華夏借兵呢。卻解釋道,“我們新華夏其實比較特殊,漢人人口較少,更多的卻是當地土著,而且立國不久,精力主要集中在民生上。直到五六年前才成立了新華夏國防軍,作為保家衛國的柱石。”
“五六年?僅僅幾年時間,貴國的士兵就能戰勝久經戰陣的清軍?”王秋不敢相信。
林航沒有解釋什麼,卻對著外麵拍手,讓人送來火槍。
王秋雖然年紀不小了,而且看著很瘦,但是卻不是很羸弱,比較輕鬆的就拿起了火槍。不看別的,光是那泛著幽光、結實而流暢的鋼管,就讓王秋產生了一種信任感,“鄙人能試一下這火槍的威力嗎?”
林航點頭,帶他來到總督府後院那寬闊的靶場。
王秋在新華夏士兵的教導下,試了一槍。雖然沒有擊中目標,但是那超遠的距離已經讓王秋讚不絕口了,小心翼翼的提出,“我們是否能夠購買這些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