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華清乙酉海戰(2 / 2)

而福建水師為主的南方艦隊,船隻較大,倒是能在近海航行。不過也是先在大清海岸線航行,直到臨近上海港,才轉向東航行,抵達釜山。

結果就是,不僅朝鮮人明白大清艦隊的行蹤,就是遠在海參崴的林航等人,都早早知道了清軍水師的進程。

林航大喜,“這是給我新華夏刷存在的時候啊,十全老人真是善解人意啊。”

眾人哈哈大笑。

不過,雖然看不上乾隆的水師,但是蟻多咬死象,還有陰溝裏翻船這一說法。為保險起見,林航還是向新華夏本土申請,調集此時仍然在北美本土的旅海號與旅遠號前來助陣。

畢竟,清軍艦船數量實在太多了,多到火炮根本就轟擊不過來。要知道,此時的火炮利用的還是黑火藥,威力不大。同時有沒有現代的火控技術,射擊精度還很差。更何況,清軍大多為小船,很有炮彈打蚊子的感覺。

因此,遠東海軍的幾艘千噸級內河艦船很難阻止數量如此龐大的艦船抵達海參崴。雖然海參崴城防已經建立,相信清軍應該也很難攻破。但是,能用較小的力氣解決,何必要費力氣呢?憑借定遠艦等三艘艦船那龐大的體積,厚實帶令人絕望的裝甲,可以說,現階段,論海戰,華夏人不怵世界任何海軍強國。

雖然,艦船設計總工程師嚴厲警告,新建造艦船由於焊接強度的問題,不能撞擊作戰,否則壽命必將再次削減。而定遠艦在幾次撞擊作戰後,壽命也速度按了至少五年,據估計最多能夠繼續服役二十年左右,遠遠低於預計壽命30年。但是,海軍一向堅信,一切為了勝利。艦船沒了可以再造,失敗了,可就什麼也沒有了,典型的敗家子行為。

但是,即使如此,執行委員會卻支持海軍的想法,畢竟坐擁當世資源最豐富的大陸,浪費點不算什麼。

當然,崖山人的軟肋就是人口。因此,與敵人展開消耗戰或者是登陸戰,就力有未逮了。這也是現在華夏人依然尷尬的躲在北美卻不敢聲張的緣由。

此時清軍水師最高指揮是福建水師提督黃仕簡。

黃仕簡,字立齋,福建平和人,是順治時獻海禁政策對付鄭成功的水師提督黃梧的孫子;平生最為豔羨祖父的功勞,認為自己隻是時機不多,否則,也當立不世之功。現在,所謂漢人的叛逆出現,讓他興奮異常,自認為立不世之功的機會來了。

在釜山合兵並休整後,黃仕簡傳令加快行軍速度,以免被敵人探聽到艦隊行蹤,為人所乘。

接著,艦隊在朝鮮北海岸休整了兩次,終於臨近海參崴,黃仕簡這才放下心來。要知道,2萬人中,隻有不到一半是正規的水師出身,大部分都是旱鴨子。雖然他不相信自己會失敗,但是,華夏人的大鐵船被朝鮮人船的神乎其神的,也有點擔心。萬一這樣的有大船撞過來,這些旱鴨子可就麼沒命了。

正在遐想自己此戰得勝,接受乾隆嘉獎的時候,被周圍清軍的嘈雜聲給驚醒了,“怎麼回事?”黃仕簡厲聲嗬問。

邊上一個副將大驚的指著一個龐大的身影,“看那裏,什麼東西?”

遠處,三艘小島般大小的怪家夥,冒著黑煙向自己這裏衝過來。在它前麵,自己那所謂的水師艦船就成了玩具。雖然有無數的炮彈對著這個怪物打去,但是這個怪物卻絲毫無損,依然以極高的速度對著最密集的艦船方位衝來。

人,對於自己力不能抗的東西總是報以最大的敬畏。看見自己所有的手段都不能對抗這個怪物,雖然此時的清軍紀律也就嚴明,卻依然不能阻止大量的艦船向四周逃逸。

但是,大多數人都發現,似乎逃跑也成了奢望。在後方,另有五艘較小的艦船包抄過來。雖然體型較小,但是依然比清軍的艦船更大,是清軍體型最大的旗艦的兩倍大小。而且同樣的鐵甲,更快的速度。它們雖然沒有直接碰撞,看似威脅小了許多。但是,憑借艦船上的速射炮,對付滿清的小艦船反而更加有利。

崖山人以鐵甲艦為核心驅散清軍陣型,以內河艦船在四周包抄出擊,贏得了最大戰果。

此戰,僅有極少數船隻因為夜色降臨而得以潛逃。包括黃仕簡在內的近七千人成為華夏人俘虜,另外一半葬身海底。極少數幸運兒雖然脫離華夏人的魔爪,但是在夜晚的海麵上,估計死亡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