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來襲(3 / 3)

齊二道:“六叔,此事小侄亦不時聽各位叔父提及。然想來其事已過去四十多年,以小侄蠡測,若三叔出走後投靠朝廷,又或尋機報複,怕事故已多。幾十年來,不見三叔蹤影,我等亦未受其害,或者……”那六叔低喝一聲:“住了!你這是見不及遠,危乎殆哉!此人違背祖訓,叛逆脫逃,乃是萬不可恕的!人生在世,自當盡忠盡孝,死而後已!就算是市井小民,亦知道‘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皇家’。若他自恃高明,以為與眾兄弟在一起便埋沒了他,一心的‘擇木而棲’,去投靠朝廷,效忠於嘉靖萬曆,那還是有個主子,不失做人的常態。又或尋得個賞識他的人,‘士為知己者死’,那倒也罷了。卻不是說如此我們就可以放過他,他總是叛逆,必當除之!而是說他若如此仍算未脫千百年來為人之道,算他說得過去。但他幾十年來,潛影藏形,無君無祖,自行其是,卻算什麼了?當年他就要去投戚家軍,卻借口保境安民,全不把複國大事放在心上,甚或就是投靠朝廷忘記血仇的一步,卻又胡說日後仍會歸來共謀大事,欲以此欺瞞上下!哼,真把眾人都看作三歲小童了!這又豈能瞞得過我?我大明太祖高皇帝,平生最恨的乃是此類刁民。當年宣召誰個入朝為官,就不準推搪,若推搪,殺無赦!‘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哪容得你自行其是,胡思亂想!此人一身本領,隻是按自己的想法行事,做任何事情,都有他自己一套主張。這幾十年他未能滋擾,是他尋不到機會罷了。就算他真個沒有動手尋仇,他的所為實則已在動搖我之根本,此乃攻心,其害甚於殺人!若是人人都有自己一套法子評判世事,盡棄祖宗法度,就是無君無父,逆臣賊子!這,這真是成何體統!此人無視綱紀倫常,不忠不孝,壞我禮法,斷不能由他逍遙世上!”他越說越是惱恨。齊二諸人一齊壓低了聲音呼道:“複國雪冤,人心如鐵;無我無私,忠肝熱血!”六叔見眾人都效忠聽話,心中便喜,接著說道:“我們年年月月日日時時所思所說為的什麼?要大家上下同心萬死不辭的就隻是二百年存亡續絕的大業!此一念既銘刻於心,便增功力。爾等奔波江湖,不忘教訓,甚好。那年此人叛出,便越見多事,實百年未有之難。為正綱紀,須把他緝拿回去,由主公發落。如能用語言打得動他就最好。他文武兼備,悟性又高,其武功不是你們所能想象。他雖無甚名聲,但我看數盡了山東王棟、吳越葛賢、司空中行空中行等等得享大名的人物是無一及他!小五子,你也服了這藥。”他一邊說一邊摸出一顆藥丸遞給黃五,“他們幾個都已服了。趁他還在夢中,我們已經動手了,嘿,嘿,到時見了麵,百法齊施,先服了解藥免得自己反而受害。小二子,你們先去見他,他飽讀詩書,當喜虛禮,你們以禮相纏,看他如何,我最後出來收拾局麵。聽我的話行事,去吧。”

齊二應道:“是。”領著眾人小心翼翼向莊裏走去。他們武功不弱,行動敏捷。保莊中竟連狗也不吠。一切都是靜悄悄的。